許多孩子會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發脾氣哭鬧,孩子們很小時都是這樣。
但是近日卻發生了一件駭人聽聞的事。一個15歲的杭州小男孩因為想要玩手機,被他媽媽阻止之后,為了泄憤竟然喝了家里兩支溫度計里的水銀。
?
喝完家里兩只溫度計中的水銀之后,男孩發現身體好像并沒有什么大礙。為了引起家長的重視,他竟然又去藥店買了10支水銀溫度計。毫不猶豫的將里面的水銀也都喝了下去。幸好治療及時,這個男孩將水銀順利排出,不然后果不堪設想。
?
一言不合就要通過喝水銀這樣極端的方式摧殘自己的身體,來表達對自己母親的不滿。這難道只是孩子自己的原因嗎?在這個令人脊背發涼的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到更深層次的東西。
就是在生活中,孩子們有時候會因為家長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養成不良的情緒表達習慣,因此經常產生極端的情緒。
?
情緒只是表達自己需求的一種方式。
父母們不可能像專業的育兒師一樣,明白孩子們的情緒所代表的問題。父母們有時很難應對孩子們產生的情緒問題。
例如孩子的脾氣很大、經常生氣,例如孩子們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在公共場合哭鬧打滾。再例如總是對自己沒有信心,容易在問題面前退縮。
?
但是情緒并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這只是孩子們表現自身需求或問題的一種方式,最直觀的方式。平日里我們可以正常對待,但當孩子的情緒一旦崩潰,我們就不得不重視孩子們的情緒問題了。
?
造成孩子產生極端情緒的原因是什么?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寶貝。父母們想給孩子最好的東西。因此父母們總想著盡力滿足孩子們的要求。寧愿委屈自己也不要委屈孩子。
?
但對待孩子有時候這樣反而是害了他。可能這樣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驕橫,當想要滿足自己需求的時候,往往會采用極端的方式。
?
有研究表明孩子在幾個月的時候就會通過哭泣來引起我們的重視。從而達到目的。孩子再大一點兒的時候,如果我們依然對孩子們百依百順,可能他們會再愛任何場合,當需求得不到滿足時都會大發雷霆。
?
如果小時候養成的處理情緒的方式不對,那么對日后的影響非常大。不同的人對待同一件事情可能會有不同的情緒表現,這就是小時候情緒養成的習慣所帶來的結果。
?
能否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影響著自己的生活。
我們從小到大都聽到說父母是孩子的第1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1所學校。在家里,孩子們不像在真正的學校那樣,主要是學習知識。而是要學習為人處事的準則,當然對自己情緒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
相信在很多的家庭里,孩子們都可能會通過憤怒,哭泣打鬧等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
這是怎么回事呢?這就是典型的家長沒有對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培養到位。
?
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不能一味的對孩子們百依百順。孩子一發脾氣就什么都能得到,這樣是不對的,這樣的孩子永遠長不大。
?
家長們必須要讓孩子們能夠認識自己,學會正確的情緒表達方式。
?
這對孩子們很重要,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卻有很多人忽視了這一點。父母們必須要讓孩子明白,有時候因為的胡鬧任性并不能夠獲得自己想要的結果。反而會適得其反,甚至得到懲罰。
?
父母們要讓孩子學會情緒并不能表達所有的問題。而且父母們要以身作則,不要自己被情緒所左右,要給孩子們做一個好榜樣。
?
當然大人們都有情緒失控的時候,更別說小孩子了。所以父母們應該經常注意要給孩子表達情緒的空間。并且做正確的示范和引導。爭取讓孩子們能夠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