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知識出了什么問題?
“知識管理”是當下特別流行的一個詞,也涌現出很多知識型網紅、知識訓練營等。而這本《你的知識需要管理》是知識管理領域比較早期的一本書,也可以算是該領域的入門書籍。作者田志剛也是較早開始研究個人知識管理的學者。因此它早早地列在我關于“知識管理”主題閱讀的書單榜首。
這本書邏輯非常清晰,先引出一個發人深省的話題:你的知識出了什么問題?
先說在當今社會,什么最讓人有安全感?
是一個鐵飯碗嗎?當然不是。并沒有所謂的鐵飯碗了,連公務員都有聘用制的。
是殷實的家境嗎?在書里作者說得更直白,好老公和好爸爸都靠不住。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老;靠人人會跑。
是聯想一般的好企業嗎?嗯,大家都不會忘記當年那篇《聯想不是家》的文章。
那我們能依靠的是什么?是賴以生存的知識力。職業變了、崗位變了,唯一不變的是賴以生存的知識力,迅速地掌握知識、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不懼變化、不懼挑戰。
再接著說,你的知識現狀如何?
說到這個,我不得不給作者點100個贊。嗯,曾經是“家有萬卷書”,現在是“家有萬G書”。是的,我們習慣性地保存很多資料在電腦里、網盤里,卻很少再次點開;雖然是互聯網時代、知識爆炸時代,我們還是那么“無知”。
原因在于:我們混淆了“知識”和“信息”;碎片化時代,我們接觸到的很多信息也是“碎片”,看似“熱點”、“淵博”,卻真的沒有深度和體系,轉瞬即逝。
原因還在于:我們混淆了“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顯性知識可以用語言表達出來,隱性知識是知道怎么做卻不能用語言傳遞給他人。你擁有的隱性知識很可能不夠,比如表達能力、抗壓能力、工作分解能力,這也決定了能不能迅速轉換角色、勝任工作。
未來,一定是知識管理能力的時代。許久以前,信息閉塞,擁有信息就是“先生”;而現在,信息傳遞的障礙和摩擦幾乎沒有,有WIFI的地方,就可以找到任何你想要的信息,信息優勢已經很不明顯了。而知識尤其是隱性知識,才是人人羨慕的。打個最簡單的比方: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搜索到如何盲腸炎手術的步驟,但是,你敢隨隨便便地讓他來做手術嗎?
最后來說,你的知識問題到底出在哪?
五個方面。
學習知識:你會學習嗎?
保存知識:用時能找到。
知識共享:讓別人知道你知道。
知識應用:讓知識帶來價值。
知識創新:用創新超越競爭。
作者建議,在讀書和工作的第一個十年,要更多地關注知識的學習、存儲和共享;
在工作的第二個十年,更多地關注共享、利用和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