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時候在報紙上看到推薦相約星期二這本書,那時候買來讀和后來幾次讀感受隨著閱歷變化更深入。
? ? ?書主要是一位生命即將結束的老人相約每周二為一位年輕人講述不同命題,他們討論了世界,自憐,遺憾,死亡,家庭,感情,恐懼,金錢,愛的永恒,婚姻,我們的文化,原諒,完美的一天,最后一堂課是莫里的葬禮。老師謝世等等很多我們想過或許沒有真正如智者那般透徹。值得一看的一本書,看完對生命有了更多思考,也會更清晰自己方向與路途。
? ? ?人生無常,歲月催人老,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衰老和病痛,在衰老和病痛來臨時,你可以感嘆青春一去不返,但卻無法拒絕衰老和病痛。莫里說:“拒絕衰老和病痛,一個人就不會幸福。因為衰老和病痛總會來,你為此擔驚受怕,卻又拒絕不了它,那還會有幸福嗎?”那么面對這個讓我們無法拒絕而又害怕的時刻,我們該怎么辦呢?莫里的答案就是:與生活講和。一個平靜而有震撼力的結論。他認為:“死亡是一種自然,人平常總覺得自己高于自然,其實只是自然的一部分罷了。那么,就在自然的懷抱里講和吧。”他繼續說到:“只是當你還健康的時候,你應該發現你現在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真實的東西。當我應該是個孩子時,我樂于做個孩子;當我應該是個聰明的老頭時,我也樂于做個聰明的老頭。我樂于接受自己賦予我的一切權力。我屬于任何一個年齡,直到現在的我。我不會羨慕你的人生階段——因為我也有過這個人生階段。”環顧我們周遭,青年人揮霍青春;中年人攬鏡自悲;老年人追悔過往……這一切都是在浪費有限的生命而已,我們真正該做的就是用心去感受不同階段、不同環境下所有美好事物,就算衰老已經在不遠處等著你,就算病痛已經纏上了你,你都有權力去享受快樂和幸福,而不是誠惶誠恐地度過余生。
? ? 不僅是我們害怕又無法拒絕的時刻,我們不知道怎么辦,很多時候我覺得與生活講和,也是與自己和解,放下那顆躁動不安的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