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知乎上的一個女子火了,因為回答"為什么很多女人討厭生孩子"這個帖子,引起無數人討論。這個女子在帖子中表明自己:不喜歡孩子,不想生。但是最后她還是生了,因為父母催得太厲害。
這位年輕女子的出身很不錯:爸爸是研究生,媽媽是特級教師。
嫁的婆家也不賴:公公婆婆都是大學生,丈夫是清華大學畢業生。
"爸媽專門充了一千塊錢話費,就為了一天24小時無間斷打我電話勸我生孩子,車轱轆話來回說";
"公婆差點鬧到我公司,天天在樓下和鄰居閑扯淡,說我不生孩子好自私";
"?扎破套套是小case";
……
女子招架親人各種奇葩催生,最后跟老公、公公婆婆,爸爸媽媽一起開了家庭會議:"我同意生孩子。但是,必須在不影響我的事業和生活質量的前提下進行。"
會議中討論的結果是:"懷孕期間,老公包攬所有家務。生育以后采用奶粉喂養,老公全部負責。爸媽和公婆表示會幫他。"
女子提這些要求,目的是想讓家人"知難而退",放棄催生的念頭。誰承想,即便條件苛刻,但是大家都"樂意"地接受。
因為生孩子不是自己的意愿,這個女子便認真執行在家庭會議中的決策:把孩子交給五位大人,自己該上班時上班,該休息時休息。只要家里有人因為帶孩子有怨言,她便用"孩子不是你要我生的嗎?"給懟回去。
02
文中,女子盡言孩子出生后,五位大人態度的轉變:"……我老公、爸媽、還有我公婆,都堅決不鼓勵我生二胎了。現在就算我有生二胎的想法,老公估計都會痛哭流涕求我別生了。"
很多人批評這位女子對自己的孩子不負責任,讓孩子一出生就活在"單親生活"中。可是我非常同情她,誰不想成為一個好女人,好兒媳,好妻子,好媽媽?
這個女子為了圖個清凈,她只能選擇生。不然呢?五張嘴對一張嘴,如果少數不服從多數,她能"自由自在"地過日子嗎?
顯然不能。
職場要求我們要求男女平等,同工同酬;長輩要求我們要聽話,生得了孩子,做得了家務;丈夫要求我們能包攬家中一切工作。但是家庭經濟又不斷提醒我們:不工作,我們孩子的奶粉錢怎么辦?我們的房貸誰來還……
男人只要有份工作就行,下班回家后可以看電影,玩游戲……各種消遣。孩子只要一親近,丟下一句"去找媽媽",就把孩子打發了。
女人,成了孩子的全權負責人:吃喝拉撒、睡玩鬧。為什么這種"喪偶式"婚姻,沒有人出來指責男人不負責任?如果女人也像男人那樣,有份工作,對于家庭生活做出一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樣子,所有人會跳出來指責她!
為什么對女人要求那么多,給予女人休息的時間、空間卻那么少?
03
在普世標準中:如果女人,好員工,好妻子,好兒媳,好媽媽,哪一個角色沒有做好,都不是一個好女人。更重要的是,除了好員工,其他角色做得再優秀都難以得到認可與鼓勵。女人既要承擔社會壓力,又要承擔家庭壓力。生一個孩子,女人還要經歷漫長的懷孕期以及產后恢復。女人承擔太承重的家庭與社會角色,這不公平。
家是兩個人的,男人和女人共同分擔本來就很正常。可是受"男尊女卑"以及"男主外女主內"的陳舊思想影響,即便"男女平等"年年喊,時時提,在家庭生活中,女人依舊得不到平等的待遇。一個女人在家庭得不到平等對待,那么在社會中生活中怎么可能有平等可言?
我過年的時候采訪一個朋友,她的老公三兄弟,公公婆婆沒有辦法給她帶孩子,她只能選擇辭職在家。談到好不容易過年回家團聚,公公婆婆第一句并不是體恤話,而是"什么時候生二胎,年輕人早點生,早生早享福。"
"你們幫我帶嗎?"朋友問了一句,長輩們馬上閉了嘴。
做飯,帶娃,有時候丈夫忙不過來的時候,她還要去幫忙。這一切,沒有人問她過得苦不苦,累不累。跟丈夫說起生孩子的痛苦,丈夫卻說:"生個孩子就是那幾個小時,生完就好了,哪里有那么辛苦?你是太敏感了,才覺得痛。"
她跟我說著說著就流淚了。
04
工作生活壓力大沒有人體恤,因為"男人比你辛苦得多";家務多,事情雜,做好了沒有人贊賞,因為"那是女人的責任"。朋友的淚,是眾多媽媽們在閨蜜面前所流下的淚。
家庭、社會對媽媽們的過高的期待與要求,真的需要改改了。
不要拿過去的女人跟現代的女人比較。過去的女人不必上班,她們只要做飯帶娃就行。從工作量上,她們就比現代的人少。
不要拿過去的女人跟現代的女人比較。過去女人被生活壓垮的,多的是,只是因為網絡不發達沒有被公眾認知。沒有被認知,不代表過重的社會責任與家庭責任對女人的成長沒有傷害。
湘潭媽媽攜子跳樓就是一個警示。媽媽們無論是精神還是勞動力上,都應該減負。
經濟要女人分攤,但家務卻要女人包辦,這是一種"霸主"做法;一邊要求媽媽們對家庭瑣事親力親為、事事無巨細,自己卻各種應酬,聊天、游戲,這是一種病,得治。
05
該給媽媽們減減負了:
想要她成為一個好職員,請在她不在家的時候,幫她把孩子安頓好,至少讓她安心上班;
想要她成為一個有品味的妻子,在家的時候,請幫她分擔一下家務,"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讓女人騰出點時間來關注自己,提升自己;
想要她成為成為一個溫柔耐心的媽媽,在孩子生病的時候,請給孩子多一份關心,讓媽媽少一分擔心與焦躁。
天下沒有哪個女人不想成為一個職場精英、公婆眼里的好兒媳、老公眼里的好妻子、孩子眼里的好媽媽。
只是,你給她機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