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閱讀原文】
三階段? 片段 二:選自《How NASA Builds Teams-4D卓越團隊》P108-109
我一貫的做法是從綠色培養維度開始的,我問:“你們在哪些方面真誠感激過顧客?"團隊領導人立刻回答:"沒有"。我說:“讓我看看我是否理解無誤。你們正在準備一次陳述,想要贏得一個多年的工作關系,難道你們不認為他們會看出你們并不重視他們嗎?”團隊立即理解了我要表達的信息。過了幾分鐘,大家都在綠色培養維度寫下:“我們感激你們的評估過程透明和公平。”
我繼續就培養維度的“共同利益”部分詢問:“有什么是客戶想要的,也是我們能給他們的?”我們很快寫道;“一個像客戶那樣重視任務科學性的承包商。隨后大家在書面提案中增加了一頁,附有競標商主要人員照片,以及他們如何重視項目科學性的陳述。
到了黃色包容維度,我問:“有什么方式可以對顧客表現的更加包容?”沒有人回答。然后我問:“你們是否曾違反什么協議,到現在還沒有解決?”他們花了幾分鐘的時間找出來。你可以使用第15章的內容,按照重建誠信的步驟,采取行動,就能解決類似問題。
到藍色展望維度,我問:“在創造性解決問題方面,你們做得怎么樣?‘’團隊領導馬上回答道:“我們沒有時間搞創新。”我還沒來得及說話,一名團隊成員說:“別這么快下結論。”我然后問道:"是否有什么事時讓人感覺不太舒服,而此前你并不愿意談的?”有人回答說:"有一個關與熱力學方面非常棘手的任務,我們的熱力工程師沒有客戶那邊實力強。"有人插話說:"我記得以前一個提案出現過類似的情形,我們承認了這一點,說在我們贏得項目之后,會立刻把熱力團隊帶來,與他們的團隊見面,進行一下交流。如果那次有效,這次也應該行。"我說:“哇,你們把包容、避免掩蓋真相、還有感激都結合在一起,真是一舉三得!"大家都繼續寫,完成了整個背景轉變工作表。現在,我相信你一定已經理解了我的意圖。
事實上,那次口頭陳述效果非常好,我的客戶最終被選上了,盡管他們的技術分數平平,可能成本也比較高。提案本身與人密切相關,和任何其它與人相關的事情做法幾乎沒有區別。我相信,客戶在很多時候在打開文件之前,就知道他們會選擇哪個提案了。
【I】
我們的一生當中,要面臨很多競爭或者是合作的場景,可能是一次生意的談判,也可能是一個產品的競標,還有可能只是找工作的一次應聘,也可能是你要爭取對方的支持。 不知道在這些人生設定的場景當中,你是脫穎而出還是在賽道當中被人潮淹沒的那一個。
人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往往更愿意從自身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的處理。這種思考方式,讓我們在表達的過程當中,都會以自己的利益得失作為出發點。那么在雙方的溝通過程當中,你們的合作基礎在這種思維方式的影響下成為了滿足自己需要的對方配合,可想而知,它的成功概率是多么的低。
今天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的合作伙伴給你說的很多方案都是從自身的角度出發,你會很開心的選擇他作為你的合作對象嗎?就像你會察覺別人說話的基礎和方向一樣,別人也會輕易察覺你的。你說話是否真誠,是否在為雙方考慮還是自己在唱獨角戲,你對問題的整體把握和策略的選擇,你是否足夠重視現在正在處理的問題,這些問題其實是在雙方溝通的過程當中,就已經有了有傾向性的答案。
今天的這個拆書片段,給了我們一個思路,他解決的問題就是在合作或者競爭的環境下,如何有效的用真誠的方式,去創造一個共贏的局面,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真誠表達,感激;
第二步,尋找共同利益;
第三步,適度包容他人;
第四步,100%投入在當下,持續解決問題。
【A】拆為己用
在一開始進入職場,我處理問題的方法非常的簡單直接,就是考慮目前自己的情況,讓對方配合我的工作。在之前的拆書過程當中,我列舉了一個我項目經驗溝通失敗的例子。我是找我的老板去解決項目過程當中遇到的問題。結果在溝通過程當中,我就一直抱怨:制度有問題,團隊給到的支持不到位。大家完全可以想象,這次的溝通結果有多么的失敗:老板覺得我能力有問題,我覺得整個工作困難重重!
現在反思這個問題,我之所以遭遇到合作的失敗,就是因為我一直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我其實是想去解決問題的,結果引導著整個談話方向進行不下去。如果再回到當時的情景,我會這樣說:“首先特別感謝老板的信任,將這么重要的工作交給我,也非常感謝團隊給予的支持,隨著時間的接近,這個項目需要給一個交付結果,這個結果代表我們對客戶的承諾和我們團隊共同的成果,這是前幾次測試的數據,每次一拉到這個參數的時候,整個系統的測試結果就發生了偏離,我和技術部討論了幾次,沒有發現任何問題,現在希望得到您的幫助。”我想如果通過了這種方式的思考和表達,一方面可以讓我肯定團隊的貢獻,不再讓自己處在一個孤立無援的境地,另一方一定能夠將手上的任務向前推進,得到一個雙方都滿意的結果。
今天書中總結的這個思考方法,可以用在生活當中的很多場景上。馬上我們的拆書訓練營就要結束,如果對這次訓練營做一個總結的話,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總結套路:“首先非常感謝楊老師給予的指導,也感謝小伙伴們的鼓勵和互相督促;我們在互相學習對方的拆書片段過程當中,從不同的視角,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案,同時我希望成都蜀漢路拆書幫分舵,能夠越來越強大;即使有些小伙伴沒有按時完成作業,也同樣感謝他們的參與,希望在接下來的時間,他們能夠趕上大家的進度,成為一名合格的拆書家,把自己的知識分享給更多的人;接下來,我將會在三級拆書家的路上繼續探索,通過線下的現場拆書,讓自己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同時也將自己的知識分享給更多的人,任重而道遠,我將會帶著努力和決心持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