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選擇做”代替“不得不”
第一步
在日常生活中,你覺得哪些事情沒意思,卻又認為自己不得不做?請將它們列在一張紙上。
當我第一次審視自己的清單時,僅僅是它的長度就讓我明白為什么我活得很不開心。我終于意識到,有許多事情,我之所以日復一日地去做,是因為我相信那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我清單上的第一項是“寫臨床報告”。我討厭寫那些報告,然而,每天我至少要折磨自己一個小時。第二項則是“開車送小孩上學”。
第二步
列好清單后,向自己坦白:你做這些事情是因為你選擇了做它們,而不是因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個項目前,加上“我選擇做”。
當時,我對這一步驟有些抗拒。我反復強調:“寫臨床報告不是我的選擇!我不得不做!我是臨床醫生。我不得不寫這些報告。”
第三步
一旦承認某一行為是你的選擇,就填寫以下的聲明來了解你為什么要那么做:“我選擇做
起初,我怎么也想不清楚我到底為什么要寫臨床報告。幾個月前,我已經確信,對我的病人來說,臨床報告用處并不大,花那么多時間是不值得的。既然如此,為什么我一直費盡苦心準備這些報告呢?最后,我終于明白了,我選擇寫臨床報告,是因為我想從中得到收入。于是,從35年前的那一刻起,我就再也沒有寫過一份臨床報告。想到自己少寫了無數的臨床報告,我的快樂真是無法形容!當認識到錢是我的主要動機時,我馬上就想到我可以用別的方式來獲得收入;而事實上,我寧可在垃圾箱中覓食,也不愿再寫一份臨床報告。
我清單上的第二項是開車送孩子上學。當我琢磨自己為何要這么做時,我發現,我很欣賞我的孩子從他們現在的學校得到的教育。雖然他們可以步行到附近的學校上學,但他們所在的學校提供的教育更符合我的價值觀。想到這一點,在開車送孩子上學時,我的感受就不一樣了。在這以前,我會說:“倒霉!今天又不得不開車送孩子上學。”而在這之后,我理解自己為什么要這么做——那是為了孩子們能夠得到我所看重的教育。當然,有的時候,在路上我需要提醒自己兩三次開車送孩子上學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