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世紀末,扶南正處于部落階段晚期,向早期國家階段轉化。當時,扶南的許多部落之間征伐不斷,民不聊生,人們都期待著救世主的降臨。此時,一位名叫柳葉的女子脫穎而出。她年少美貌、體格健壯,天生睿智,善于協調人際關系。當時的扶南社會還留有母系氏族制特征,婦女地位相當高。于是,各部落一致推舉柳葉為領袖。這樣,柳葉就成了柬埔寨歷史上第一位國王。
柬埔寨王國,通稱柬埔寨,舊稱高棉,位于中南半島,西部及西北部與泰國接壤,東北部與老撾交界,東部及東南部與越南毗鄰,南部則面向暹羅灣。柬埔寨領土為碟狀盆地,三面被丘陵與山脈環繞,中部為廣闊而富庶的平原,占全國面積四分之三以上。境內有湄公河和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洞里薩湖(又稱金邊湖),首都金邊。
柬埔寨是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早在公元1世紀建立了統一的王國。而柳葉女王是公元68年在位的。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柬埔寨經歷了長期的戰爭。1993年,隨著柬埔寨國家權力機構相繼成立和民族和解的實現,柬埔寨進入和平與發展的新時期。
《南齊書》記載:扶南國,在日南之南大海西蠻灣中,廣袤三千余里,有大江水西流入海。其先有女人為王,名柳葉。又有激國人混填,夢神賜弓一張,教乘舶入海。混填晨起于神廟樹下得弓,即乘舶向扶南。柳葉見舶,率眾欲御之。混填舉弓遙射,貫船一面通中人。柳葉怖,遂降。混填娶以為妻。惡其裸露形體,乃疊布貫其首。遂治其國,子孫相傳。
《梁書》記載:扶南國俗本裸體,文身被發,不制衣裳。以女人為王,號曰柳葉。年少壯健,有似男子。其南有徼國,有事鬼神者字混填,夢神賜之弓,乘賈人舶入海。混填晨起即詣廟,于神樹下得弓,便依夢乘船入海,遂入扶南外邑。柳葉人眾見舶至,欲取之,混填即張弓射其舶,穿度一面,矢及侍者,柳葉大懼,舉眾降混填。混填乃教柳葉穿布貫頭,形不復露,遂治其國,納柳葉為妻,生子分王七邑。其后王混盤況以詐力間諸邑,令相疑阻,因舉兵攻并之,乃遣子孫中分治諸邑,號曰小王。
《晉書》記載:扶南西去林邑三千余里,在海大灣中,其境廣袤三千里,有城邑宮室。人皆丑黑拳發,倮身跣行。性質直,不為寇盜,以耕種為務,一歲種,三歲獲。又好雕文刻鏤,食器多以銀為之,貢賦以金銀珠香。亦有書記府庫,文字有類于胡。喪葬婚姻略同林邑。其王本是女子,字葉柳。時有外國人混潰者,先事神,夢神賜之弓,又教載舶入海。混潰旦詣神祠,得弓,遂隨賈人泛海至扶南外邑。葉柳率眾御之,混潰舉弓,葉柳懼,遂降之。于是混潰納以為妻,而據其國。后胤衰微,子孫不紹,其將范尋復世王扶南矣。武帝泰始初,遣使貢獻。太康中,又頻來。穆帝升平初,復有竺旃檀稱王,遣使貢馴象。帝以殊方異獸,恐為人患,詔還之。
扶南國,又作夫南國、跋南國,意為“山岳”,是曾經存在于古代中南半島上的一個古老王國名。其轄境大致相當于當今柬埔寨全部國土以及老撾南部、越南南部和泰國東南部一帶。也有人稱扶南國為柬埔寨。這個地方是歷史上第一個出現在中國古代的史籍上的東南亞國家,也是中國古代史籍中經常出現的東南亞國家。公元9世記初,水陸二真臘又歸統一,且又重新取得了獨立地位,并于公元802建立了吳哥王朝,與唐元明三朝接壤。建國后的吳哥王朝,國勢強盛,文化繁榮。對中南半島幾乎所有國家都產生了重大影響,該國也奠定了中南半島諸國的文字基礎和宗教基礎。王城建筑雄偉,建有世界聞名的吳哥窟,疆域包括今緬甸邊境和馬來半島北部地區。
柳葉成為柬埔寨一國之君后,發揮聰明才智,治國有方,頗有建樹。但沒多久,統治階級發生了內訌,扶南軍備松弛,國力有所下降。就在此時,從“激國”來了一個叫混填的人。他率領一支軍隊從海上航行至湄公河口,逆水而上,突然出現在扶南國腹地。柳葉女王看到后倉促率軍應戰。但混填的弓箭手英勇強悍,能戰善射,舉起弓箭在很遠的地方竟然能把船射穿,并且射中了里面的人。柳葉很害怕,于是就投降了。降服后的柳葉嫁給混填為妻,兩人共治扶南。當時柬埔寨裸露形體,混填教他們作衣服。
當時的扶南,國力雖有一定基礎,但與其他文明古國相比,還顯得非常落后。而混填給扶南人帶來了先進的自然知識和農業技術。他教扶南人制作像樣的衣裳,鼓勵他們學會農耕,而不僅以狩獵、捕魚為生,他還革除了許多陋習。有人從這些行為判斷,他極有可能來自中國。更有人認為混填是印度王子,或者是爪哇的印度移民后代,還有人說他來自馬來半島。無論哪種說法,史學界都沒有給予明確的論斷。但從一些資料查看,混填應該是來自印度建志(今康志維南)。《晉書》將混填作潰。將柳葉作葉柳。
也有人說扶南國是有處于母系社會末期的早期王朝進行統治的,由于記載不甚詳細,早期王朝的統治者(即女王)的姓名大多未流傳下來,遍覽中國古籍,只有一個有姓名的女王那就是柳葉,并不能認為她是該國第一任女王。或許是柳葉的貢獻卓越,才被史料留存了下來。
按照上文引用的資料所記載,此次的柬埔寨人(或者說扶南國人)光著身子,不穿鞋子,并且種莊稼也是一年撒種,三年后才收獲。而混填來了后,帶來的文明技術改善了百姓的生活,柳葉便果斷地把首領位置讓給混填,由他全權治理國家。在柳葉的支持下,混填決定向東漢納貢,從而獲取了漢朝的支持,學到更多的先進文明。久而久之,扶南國力蒸蒸日上,人民交納貢賦,國家形式初步形成,史稱“混氏王朝”。
柳葉和混填一共生了7個兒子。兒子長大后,柳葉催促丈夫向他們分封城邑,令其各自稱王。后來,7個兒子領兵作戰,兼并數國。經過數代,扶南國再辟土數千里,其疆域大體相當于今日的柬埔寨和越南南部,基本奠定了當代柬埔寨的領土基礎。如今,許多柬埔寨人回顧歷史,還為當時柳葉女王英明的讓位行為贊賞不已。
作者簡介:柳育龍,1988年生,陜西省西安市藍田縣焦岱鎮人。字博騰,號兼然。系中國詩歌學會、陜西省作家協會、陜西詩詞學會等會員。現為藍溪詩社社長,《雍州詩刊》主編。詩作散見于《詩刊》《延河》等,入選《21世紀精華詩選(2000-2011)》《中國當代詩歌精品》《中國詩歌佳作100篇》《世界現當代經典詩選》《2013年中國詩歌排行榜》等多種選本。曾獲《大別山詩刊》年度十佳新銳詩人、十佳優秀詩人等各種獎項30余項。有詩集《長安風十人詩選》,文化專著《焦岱史話》《家譜與尋根》《歷代柳氏家訓集釋》等多部作品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