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規矩不成方圓!
縱觀古今,父母給自家小孩取名字通常是一件嚴肅的事情,往往慎之又慎。既要把家族文化內涵考慮在內,又要與同輩之間有所差異并賦予其一定的意義!我想如果我們也能把電腦中的文件當成是自己的小孩并遵循特定的命名原則的話,就不會出現文件名稱千奇百怪毫無規律可循,并且只有打開它才能知道里面是關于什么的現象了。
為此,本文從以下三個方面給大家分享關于如何規范文件及文件夾的命名方法。
一、規范命名的意義
1.溝通的需要
讓接收方一眼明白文件的主題
這一點特別是在給同事發郵件的時候顯得特別重要,對方可以在不下載文件并打開文件就能夠知道文件大概內容,節約對方時間。
2.索引的需要
方便快速檢索到所需要的文件
windows電腦自帶的搜索工具以及市面上常用的檢索軟件(如Everything)都是基于文件的名稱,無法檢索到文件里面內容(macOS可以)。為了能夠使用上述工具快速定位到所需的文件,規范的文件命名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3.回溯的需要
區分版本并隨時回溯到以前的版本
錯誤示范:XX終稿、XX終稿最終版、XX終稿最終絕不修改版 .... hhh舉的例子比較夸張了
二、命名的方式
1)文件命名規范
命名結構:項目命名詞(或項目編號)+文件命名詞+文件作者+日期+版本號.文件后綴
例如:2016年公司部門工作總結_營銷部_大鵬_20170101_V1.0.doc
文件名稱由五部分組成:
- 第一部分為闡述文件主題,觀其名知大意;
- 第二部分為文件所屬類別,如在單位工作的寫工作部分、學生人群可寫班級等;
- 第三部分為文件創建者;
- 第四部分為當前文件的日期;
- 第五部分為文件階段標識,用于版本管理。
2)文件夾命名規范
命名結構:文件夾名稱+開始日期+結束日期
例如:Prj_PC PIS Project_20170101_ 第二個下劃線后為空,等待工作結束后添加結束日期即可。
文件夾的命名由三部分組成:
- 項目名稱
- 項目開始日期
- 項目結束日期
3)GTD思想指導下的文件命名
為了更好的整理自己的文件,可增加了幾個特殊的符號,用于標識不同狀態的文件:
1、!(嘆號)——標注重要的文件或者文件夾
2、#(井號)——標注等待處理的文件或者文件夾
3、@(@號)——標注正在處理的文件或者文件夾
對那些處理完畢的文件,應該放在合適的文件夾當中,因此不作特殊符號的標注。這些符號的使用,是作為文件命名的首字應用,如此一個文件夾中,標注特殊符號的文件會排列在一塊,查找和使用起來會比較方便。
三、版本管理
在編各種文檔時,我們一般均要進行多次的修改,這樣就會出現不同的版本,一般情況下不要將舊的版本刪除,而是編好相應的版本,均進行保留。在未正式成稿前,可以在文件名之后標上V0.1,V代表version版本,0代表這是草稿,.1代表這是草稿的第一版,如果草稿做了修改則為V0.2,依次類推,到了正式發布的第一版則為V1.0,發布后再改,小的改動我們可以在小數點后加,如V1.1說明正式發布版本有了較小的改動;大的改動可以在小數點前加,如V2.0則說明比V1.0有了較大的改動。這樣就非常清晰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