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梅子花開
下午在辦公室聊天,一同事對我老公贊不絕口,各種夸贊他好,說他所有的同事都夸他中午從來沒在單位吃過一次飯,都是回家吃飯。聽到第一句話時我心里很是高興的,虛榮心得到了大大的滿足,心想我老公還行吧。可是一聽說他是因為每天中午不在單位吃飯,而是回來吃飯而被夸,我心里就老大的不痛快。
同事的話勾起了我的許多委屈。
首先,我每天上班,中午從來沒敢在單位吃過一次飯,包括同事請客我都因為要帶娃而推辭了。因為我要回家帶兩個娃吃飯,如果我不回家,家里兩個娃吃飯怎么辦?我一個人要帶兩個孩子吃飯,每一頓飯都像是一場馬拉松戰爭。等把兩個熊孩子安頓好,我上班的時間也要到了,自己也沒了時間吃飯,往往兩分鐘搞定,真是囫圇吞棗,吃得自己的胃也難受。老公不在單位吃飯,是我強烈要求他的,我只想讓他回家帶一個娃吃飯,來承擔他應盡的義務。同樣不在單位吃飯,怎么在他身上就成了犧牲奉獻,被所有同事夸贊,而在我身上就卻是理所當然應該做的?難道娃是我一個人的嗎?難道娃就應該我一個人帶嗎?
帶兩個娃,同時還要上班,我是心力憔悴的。因為要帶娃,我把課調的相對集中一些,去一次就上半天課,每天上班我都是掐著時間踩著點去。沒課的時候我就請假不去了,盡量在家帶娃陪娃,什么量化啊考勤啊績效啊,我都不考慮了,扣就扣唄,什么能有陪娃重要呢?備課寫教案都是在娃睡著后偷偷進行。因此,我沒有時間輔導學生的功課,沒有時間檢查布置的學習任務,看著學生不太理想的成績,除了愧疚還是愧疚,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其實我是一個很有責任心和事業心的人,也是一個要強的人,我只想盡最大的努力做好工作,可是,這一切都輸給了娃。我也希望有人能幫我把娃帶的妥妥貼貼的,讓我毫無后顧之憂,能從從容容地放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讓自己在工作中出類拔萃,可是理想與現實總會有著千差萬別。
可是老公呢,他沒課的時候從來就不會在家帶娃,那時娃的一切都與他無關。不論有課與否,他都會在學校工作,他把工作當做了事業,看得比一切重要。每天我至少有半天時間在帶娃,而他只是中午在家吃頓飯,僅此而已,他怎么就被夸成了那個人們傳說中的好好男人了?難道他回家吃了頓飯就是委屈他了嗎?難道他就不該在家帶娃嗎?難道娃就該我一個人帶嗎?其實我倒寧愿他留在家帶娃,而我在學校把自己的工作做到完美。
不服的地方還有很多,比如家務。我們有著同樣的工作,只是每天我要比他多帶好多時間的娃,還要做幾乎所有的家務。而他呢?每天晚上寧愿刷手機到十一二點也不去做哪怕簡單的家務,包括洗自己放置已久的衣服也要我幾次三番的催促。
家是兩個人的家,娃是兩個人的娃,都是要上班的人,憑什么我就該比他多做那么多?憑什么我做了那么多事情卻被人認為是理所當然的?憑什么他就中午回家吃頓飯卻被夸成好好男人了!我強烈不服啊。
和哪些喪偶式帶娃的媽媽相比,我確實感到欣慰,因為老公下班時真的不做甩手掌柜,而是確實積極參與帶娃。無論大寶二寶,他都樂意帶,也算得心應手,兩個孩子也都喜歡和爸爸一起玩耍。其實他也是在盡自己做爸爸的責任與義務,正如我每天所做的那樣。講真,對此,我真的要感謝他。
我自己怎樣感謝他夸他都行,也都不為過,可是就是受不了那些不明就里的人的膚淺的夸贊他。那種夸贊是建立在隨意抹殺了我的辛勞的基礎上的,是對我的不尊重,因此我特意寫下這篇申訴,來呈現事情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