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關于童年的記憶有些零零散散。只能寫幾個殘存的小片段。
不記得是兩歲還是三歲的時候,一個尚為暖和的天,我在家門口趴在板凳上玩,凳子是木頭做的,表面的上的紅漆也有些年頭,凳子腿是鐵焊的,掂起來很重,我當時不是在玩土就是在摘地上的花花草草。然后就記得來了好多人,帶著好吃的東西,做給我的鞋子和衣服,還會抱我。在一個兩三歲孩子的映象里她們就是特別好的好人了。
之后就記得我們沿著屋后面的山坡爬了好長時間,繞過了山頭來到一個土墳前,這樣說來那天應該是清明節了。照樣是祭祀的那一套,我只記得奶奶當時哭的很傷心很傷心,最后都沒有力氣自己走回去??墒俏耶敃r還傻乎乎地什么都不懂,也不懂奶奶為什么會哭。
之后那些人就都離開了。我是慢慢長大之后才知道,那些人是我的姨姨和舅舅們,她們是來看我的母親,而我的母親,在我還不到一歲的時候因為一些我至今不清楚的原因喝老鼠藥去世了。我至今不記得我當時有沒有看過那個墳一眼,又怎會知道我的母親就埋葬在那里。卻自然地明白了奶奶為什么會哭得那么傷心難過。
去年跟爸爸回老家,寫了一段字,留作紀念。
回鄉
跟著爸爸回老家上墳
走在入山的路上
抬頭是青藍藍的明凈的天空
與遠處蒼褐色的青山連成一色
空氣是那樣的寧靜與祥和
天地間一片寂靜
母親的墳墓在那矮矮的山頭
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往上爬
山間的野風刮得起勁
野蒿瘋長隨風晃得厲害
那墳就在一片野柳叢中
墳已經有些塌了
并不起眼
站在山頭往下看
錯落著零散的房屋的小村莊
這是我的故鄉
我曾經就在這小山溝里,
一次次望著遠處的山
山的那頭有沒有大都市
那里是否像電視里一樣繁華
……
第一次出遠門是上大學的時候
那時的我激動得都不想閉眼
想把沿途的風景一一看過
還記得夜里明媚斑斕的西安之景
至今仍在我的腦海浮現
如今的我走出了大山
見到了大城市的熱鬧繁華
那從不想抬頭去看的永是灰沉沉的天空
與那灰色的單調的高聳的樓合為一體
忙碌的人們在奮力地擠著地鐵公交
在大學熱鬧而又安靜的校園里
我在努力地汲取知識的養分
一點點地集聚力量而成長
……
有時候會想起家鄉來
那里的人們溫柔而又善良
他們是在我低谷時內心最柔軟的動力
我是個吃百家飯長大的孩子
我想
許多天以后
我要回到那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