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每一天內心都在不停的變化著,今天感受到人的想法無時不在變化著,千鈞一發那一刻,已經有上百個念頭閃過……
? ? ? ?早上起床第一個念頭,是習慣性的拿起手機刷微信,漫無目的的看下大家都發了什么?生活是否跟昨天不同,生命是否有成長,看完發現跟我一樣水平的人成長了,內心失落羨慕擔心焦慮……比我水平和能力狀態差一點的進步了,內心觀望加油開心無所謂……再看到本來就比我厲害的人又精進了,內心無力羨慕望塵莫及同時又欣慰……
? ? ? ? 然后帶著這些感覺繼續出發,開始一天的生活,忽然發現大部分的時候,不是覺知真相的生活,而是覺知著念頭生活著。唯有不同的是,每天覺知后開始慢慢的從念頭來到真相的行為上。比如今天發生的一件事情:上午出門上班前婆婆說:今天還是要去二舅家幫他看家。我內心馬上不淡定了,于是有抵觸的說:二舅他們就是舍不得請假,非要折騰我們。婆婆內心不開心,為二舅辯解:他們有事,不僅僅是工作的事。那是什么事?我追問到。婆婆不知道也說不所以然來。于是我出門了。在路上越想越不對勁,似乎剛剛沒帶覺知呢……于是中立的來看這件事情,我沒有放下,真的都是在情緒中。想著如果接納我會怎么做?那我會同意她們過去并且按照情況(多寶愿意那就在那邊過夜)。或者帶多寶來我上班的地方,讓婆婆一人過去,晚上就不要折騰多寶了。于是打電話過去跟婆婆溝通,說著說著又變成最后由婆婆去問二舅他家保姆啥時回來?掛完電話后,發現自己還是在要求的狀態里。想想也不對勁啊,我明明是要中立的c來處理這件事情的,又被情緒帶走了。于是再次鼓起勇氣再跟婆婆溝通,這一次,我跟婆婆說,老媽,你是沒問二舅吧?沒有。哦那你別問了,我感覺到這樣挺為難你的,下午你帶多寶過去,如果多寶晚上想回來那就帶他回來,如果他愿意在哪住,你就不用折騰來回了。然后再跟二舅確認下,如果保姆明天還不能回來,你就多待一天。當我說完這些后,這一刻,才感受到婆婆內心好像松了一口氣。
? ? ? ? ?我發現原來我要中立的去行動和交流是需要練習的,意愿出來后,還需要極大的勇氣和行動來配合這個意愿,才能一點一點的跳出之前的生活模式。終于感受到信念就好比水泥地,而覺知就像滴水,滴水是可以穿石的,只要一直保持覺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