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讀到《大衛,不可以》的時候,江里滾就決定要寫今天的這篇親子英語課了。
提到孩子管教的時候,最近常聽到的一個說法叫做溫柔而堅定(gentle and firm)。
二者缺一不可。溫柔,所以即便是管教,孩子依然能感受到你的愛;堅定,所以即便有溫柔的語氣,孩子也懂得你話語的有力。少了溫柔的管教,外面看來更像是懊惱憤怒的亂發脾氣,而少了堅定的管教,可以說是注定要前功盡棄的胡鬧吧。
今天要講講管教孩子使用到的英語。在《大衛,不可以》中,除了反復出現的堅定卻稍微缺乏溫柔的"No, David!" "No! No! No!" "I said no!"等等,我們還聽到了下面的這些祈使語氣:
Come back here, David! (大衛回來!)
Be quiet! (安靜一點?。?/p>
Don't play with your food! (不要玩你的食物?。?/p>
Tha't enough, David! (行了,可以了,夠了?。?/p>
Go to your room! (回你的房間?。?/p>
Settle down! (消停一點!東北方言你們能聽懂么?)
Stop that this instant! (馬上給我停下來?。?/p>
Put your toys away! (把玩具收好!)
Not in the house, David! (這個別在屋子里玩?。?/p>
這一連串的感嘆號看得我心驚肉跳啊...
孩子特別小的話,父母在管教他們的時候,要盡量做到簡潔不磨嘰,這一點養過小狗的人都知道(什么,你說這個比喻不恰當??。?,指令過長,小朋友們聽不懂你在說什么。有專家也指出,孩子的大腦會自動忽略“別”“不要”等否定詞,只能識別“把扣子放在嘴里”“玩你的食物”的部分,所以管教過程當中也應該盡量避免否定詞的出席。
大衛媽媽說的這幾句,花生仁兒們在溫柔而堅定的前提下,可以按照不同場景借鑒實用,今天江里滾再補充幾點。
上圖中說,管教的3D原則包括:管教不誠實 - Dishonesy, 缺乏尊重 - Disrespect, 以及不順服 - Disobedience. 我們逐條分析再還原場景。
1
孩子撒謊、不誠實的時候
- Are you telling the truth? 你說的是實話嗎?
- You should't lie to me. 你不應該對我撒謊。
- Did you really finish your homework? Because if you watch cartoons before you finish your school work, there will be consequences. 你真的做完作業了嗎?如果你沒做好作業就看卡通片,是會有后果的。
這里的后果需要各位家長自行開發:不做完作業不能睡覺、不給零用錢、不能去游樂場、一周不能吃雪糕等等,記得,溫柔而堅定。后果要說到做到,如果說出口又做不到或因孩子懇求而中途放棄,家長自己就成了“撒謊”的人了,對孩子的管教可以說是到此為止了。
2
孩子對人不尊重,不講禮貌的時候
還說什么禮儀之邦,其實在日常禮貌這一點上,我們遠不如美國人做得好(雖然我不愿意承認)。美國的孩子別說在外面,跟家人也是Thank you和please不離口,而且這一點不限于孩子對父母,而是雙向的。我們中國人因為從小的教育,沒有養成說謝謝的習慣,導致長大以后跟人說謝謝也常常表現得很awkward,不夠誠懇。可是話說回來,誰愿意幫一個連謝謝都不會說的人呢?所以說,正確的管教對孩子來說,是一件禮物,絕不是一個負擔。因為管教出來的美好品格,會幫他們更受歡迎。
- You're not getting anything with that attitude. 你態度如此不好,我什么都不會買給你/拿給你。(場景:超市等消費場所或家里,孩子請父母幫忙的時候)
- I know you want a cookie, but did you ask nicely? 我知道你想吃餅干,但是你問我的方式禮貌嗎?(場景:當孩子把父母當作傭人的時候 - 快給我一塊餅干!是不是很耳熟?)
- I heard you the first time, but I asked you to wait for a minute. I am in the middle of something. 你沒必要重復很多次,我已經聽見了,但是我也告訴你等一下,因為我現在正忙。(場景:孩子想要幫助或某樣東西、但不顧及身邊人是否有空、不給就大吵大鬧的時候)
- You are not being very nice. 你現在表現得不太禮貌。(場景:孩子故意讓人難堪、無理取鬧的時候 - 我不喜歡李阿姨!李阿姨最討厭了!此處要和孩子害羞區分開)
- Grandma just bought you a cool toy, did you thank her? 奶奶剛給你買了這么好的玩具,你說謝謝了嗎? (謝謝這句話,即便是害羞的孩子,也應該養成說得出口的習慣,我個人不會強迫孩子打招呼,但絕對不介意強迫孩子說謝謝,因為沒有人欠你的,收到別人的禮物或幫助,再怎么害羞,謝謝也一定要說,當然,大人首先要以身作則)
- I think you meant PLEASE pass me the water. 我覺得你是想說麻煩你幫我遞一下水。(Thank you和Please是每個美國孩子必須學習的禮貌用語。相信我,在漢語當中孩子養成說“麻煩你”的習慣對他們也有百利而無一害)
- So you want me to open this box for you... What do you say then? 你想讓我幫你打開這個盒子,那么你應該怎么說呢?(這句話最禮貌的答案就是:Would you please open the box for me? 可不可以麻煩你幫我打開盒子?)
看完這段,可能有的花生仁兒會說,在家里也謝謝長謝謝短的,別不別扭???江里滾想告訴你,完全不會!別扭是因為不習慣,等養成習慣不讓你說,你才會覺得別扭。當然作為父母,在接受孩子幫忙的時候,也要說句謝謝,耳濡目染了的孩子才會真誠地做出學習和回應。
3
孩子不順服,不聽指揮的時候
不聽指揮這個詞聽起來很殘酷是嗎?那請讀一下江里滾周六群發的那篇《你所謂的“自由瘋長” 讓孩子越來越沒教養》。孩子不聽指揮的結果,只會是沒大沒小、無理取鬧、狀況百出和惹人生厭。聽指揮的孩子(當然不是父母心情不好時大吼大叫的胡亂指揮哈)恰恰相反,他們更加自由,因為他們懂得自己做的是受人認可的事情,不必提心吊膽;他們更有安全感,因為他們知道父母的規定像一道無形的保護傘蔭蔽著他們,他們沒有左右危險的事情;他們更受歡迎,原因更簡單:叛逆的人在沒有影響到別人利益的時候,雖然表面很酷,但是沒事兒誰想理他們?
- You are not listening. 你沒有聽我的話。
- Do that one more time and we are out of here. 如果你再做一次,我們馬上離開。(我說的是真的離開,并不是恐嚇孩子,等他再做一次你就再說一次,話說難道恐嚇但不兌現的方式曾經有效過?!?!如果真的曾經奏效,請務必留言告訴我...)
- Stop blowing bubbles in your juice or else I'm taking it away. 再往果汁里吹泡泡,我就把果汁拿走了。(不是因為不能吹,二是因為會吹得到處都是。同樣不只是威脅恐嚇)
- I am not talking to you until you calm down. 在你平靜下來以前,我什么都不想對你說。
- We are not going out because it's raining. 我們不能出門,因為下雨了。(解釋清楚原因是非常必要的,不要讓孩子覺得你是個霸權主義者)
- You need to apologize to her right now. 你必須馬上向她道歉。
- Since you didn't put your toys up, we are not watching Peppa Pig. 因為你沒有收好玩具,今天我們不看《小豬佩奇》(這句話說了三四次以后,晟謙再也沒有錯過過《小豬佩奇》,他知道父母不是他的奴隸,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否則會有后果)
- I'm only saying this one more time... 我只再說一次...
- Ten more minutes and we'll go back home. 再玩十分鐘我們就回家。(接下來的十分鐘內,每隔幾分鐘再提醒孩子一次,時間到了沒有商量的余地,馬上回家。小區里的爺爺奶奶都是說完“再玩十分鐘”,結果半個鐘頭以后還在玩,然后一個小時以后一邊自己假裝往家的方向走,一邊回頭說還不趕緊回家?對于這樣的監護人,我只想說:孩子還在玩,你居然假裝自己要回家?!這種做法,你毫無權威性不說,孩子好好的安全感也被你剝奪了,你干脆把孩子嚇死算了吧。)
今天就說到這兒哈。下回再見。
本篇內容配有相關英文錄音課,收聽請私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