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讀這本書時還在高中,我用了一年的時間去讀它,當合上書時我已從高一跨入了高二。一年,整整一年,那是我最孤獨的時光,我想只有孤獨才能去理解孤獨。
給一家私人的補習班上課,在校長的書柜里再次看見了這本書,彼時已經距離當初那個未經世事的孩子已有三年的時間。站在書柜前我駐足回憶,想起了讀這本書時的自己。
校長說這本書他買了五年,從最低谷看到現在,這五年他過出了十五年。說這話時他點了一根煙,紅著眼圈,煙霧繚繞那是永遠都揮之不去的過往。那天校長和我說了很多,說了生活,說了命,說了這些年來他都不曾說出口的抱怨。
他問我,你是不是很難相信一個高中都沒有上完的人可以從事教育工作?我沒有說話,只是眼睛筆直的看著他,看著一個瘦弱而又敏感脆弱的男人,繼續聽他說完他想說的一切。
他是家里的老二上面還有一個哥哥,從小到大哥哥都比他優秀,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他永遠都有一個標簽,優秀哥哥的弟弟。他被孤立了起來,覺得世間的每一個人都瞧不起他,甚至于他的父母都覺得他不如哥哥。斷斷續續的上了兩年高中后,最終他決定不再讀書,想走出去,離開那些嘲笑過他的人。
父母為此大發雷霆,告訴他如果敢不讀書出了這個門,就永遠不要再回去。那會兒他也生氣,頭也不回的一路狂奔出家,含著淚一個人在漆黑孤獨的夜里奔跑。冷靜下來后,他已去了另一個陌生的城市,從早上八點起來給別人洗盤子一直洗到晚上十點他才能休息。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太多人在乎功利,而不愿意靜下心來做一些無涉利益而真正有意義的事。
他打電話給父母,終究得到了父母的諒解,父母只是告訴他,如果累了記得回家。那幾年他干過很多事,當過服務員,也給別人打過臨時工,最不濟的時候給別人當學徒,不要一分錢只要給口飯吃就行。走到哪兒都被人嫌棄,又瘦又黑。后來來到了南方,在這個城市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就在這里安了家。他們結婚時,送給他妻子的就只有這本書。
他謝謝高銘,讓他了解了另一個世界。其實人與人之間的差別真的不大,有多少善意是真的善,有多少惡意又是真的惡呢?走南闖北,兜兜轉轉還是走上了人生的正規,其實這個世界本身就是最精彩的,有些事只是自己忽略了。
他說,那么多年了,才真正明白這本書的韻味。里面每一個和精神病人的談話,都是最直接的人性,苦就是苦,笑就是笑,惑就是惑。他看見的不是單純的對話,是最直白的情感表達。
我告訴他,人活著就是為了自己,沒必要那么在乎別人的目光。他搖搖頭說道,要是人真為自己活該有多好,如果真有那一天,全世界的人都該進精神病醫院了。很多看起來釋然的東西,其實不是真的釋然,而人也不是獨立的活著的。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道家說變通,佛家說自然,心學說知行合一,其實都是一個意思:應用。牛人之所以很少,空想家之所以很多的原因也在于應用。拿到了鑰匙,想用卻不會使用才是最要命的。
從補習班出來后,我一直記著校長說的那句話,人不是獨立的活著的。《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兩冊篇外篇加上正文,48個對話,和許多人相似又大不一樣。這個世界到底是什么真的不重要,每個人的理解都不同。讀完這本書只是更加明白來自另一種人的思考,那些經歷的孤獨與煎熬是書中每一個精神病患者都在經歷的,但他們依然奇思妙想,擁有著自己對世界的真實看法。
校長的路還在繼續,我還正走在路上。透過這本書,我看見了每一個極端與平凡背后人性的直白。我想再也沒有那一本書可以那么坦率,直爽,再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