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E
打開網(wǎng)絡,幾條新聞特別扎眼:“小學老師毆打學生被家長暴揍”“學生打老師誰人無奈?”……
教師仿佛成了一個高危職業(yè),好像一個不小心就“吃不了兜著走”,許多老師表示“不敢管”也“不想管”,個別“膽大”的也心存戒備,管教孩子,陷入了一個難為的地步。
今天,一條來自中國新聞網(wǎng)的微博讓人眼前一亮——把“戒尺”還給老師:這個小學要給老師懲戒權治熊孩子。
似乎感覺到教育界將出現(xiàn)“教育地震”,而且波及的人群很廣,包括你我。
01 話說熊孩子
熊孩子確實很讓人傷神,熊孩子到底該不該管呢?相信絕大多數(shù)的人會說“該”!誰沒領教過幾個熊孩子啊?
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熊孩子猛推孕婦被暴打》就一度引發(fā)了集體大討論:
各種題目定得那叫一個“好”啊,一針見血直戳中心——
父母不好好教育,社會多的是狠狠教訓他的人
請不要陷入這樣的狂歡!
不打不長記性!
......
02 熊孩子,誰來管?
誰來管教熊孩子呢?家庭、學校、還是社會?作為孩子生長必要的三大環(huán)境,肯定是責無旁貸!
家庭: 家庭對孩子的教育影響極大。有人做過調查發(fā)現(xiàn)了一個可怕的事實——大部分的熊孩子背后竟都有溺愛或粗暴的父母!換句話說,大部分的熊孩子就是父母溺愛或簡單粗暴教育的結果。家庭要管,父母首先要重視、深思這個問題。
社會: 孩子最終會走向社會,社會可不會縱容熊孩子,它往往會手握“棒子”狠狠教訓這些熊孩子,讓他們“頭破血流”長記性。
學校: 在素質教育的今天,各種教育問題被多部放大鏡重重放大,使得老師變得小心翼翼,很多老師連對學生批評都不敢,不敢懲罰成了學校的常態(tài)!
03 熊孩子,需要教育
《半月談》雜志采訪的一位南昌市的小學校長說: 現(xiàn)在的老師管起學生來心存戒備,放不開手腳,想管卻怕管,最后的辦法就是請家長來學校。
南昌的一位中學老師在接受采訪時就說:“如果老師懲戒學生要冒職業(yè)危險,那我犯不著。”老師選擇明哲保身,是因為一旦發(fā)生師生沖突,“錯”的一定是老師。
請看——
2018年11月5日,廣西來賓忻城縣一位家長借著酒勁對老師拳打腳踢,因為認為老師把孩子放在門衛(wèi)等家長不對;2018年11月19日,青島市一個小學門口就上演了一幕家長毆老師,因為孩子在學校受了批評......還有那些跳樓的,致殘的……數(shù)據(jù)觸目驚心,都是血淋淋的教訓??!
前蘇聯(lián)教育學家馬卡連柯說,“適當?shù)膽徒洳粌H是老師的權利,更是老師的義務,不了解懲戒,老師就放棄了一部分自己應盡的職責。”
04 要教育熊孩子,請給老師懲戒的“戒尺”
缺乏懲戒的教育是缺鈣的教育,孩子的健康成長怎么能離開適當?shù)呐u呢?要老師實施懲戒,請給老師一把“戒尺”!
1、老師的權威要得到了嚴格的保證,同時也應有懲戒和法律措施作為后盾。比如,對于不聽老師要求、頂撞老師、干擾影響課堂秩序的,老師可以要求校警以強制手段出面處理,警察進學校也是家常便飯。(《陳志文:當老師不能批評學生,教育將會怎樣》)違規(guī)者甚至隨時可以被開除或勒令退學;到學校打老師的家長可以讓校警先控制起來。
2、教育者只是規(guī)則的執(zhí)行者。教育者的懲戒必須有度,不能隨心情想罰誰就罰誰,他們只是規(guī)則的執(zhí)行者,要有一定的執(zhí)行規(guī)則。
3、制定明確的規(guī)定。學生的錯誤該如何罰,老師做得是否符合規(guī)定,一對照規(guī)定便知。規(guī)定,既保護學生不受虐待,又保護老師的懲戒權。
把“戒尺”還給老師,也是維護了師道尊嚴。為了孩子的堅毅和民族的未來,我們迫切需要重振師道尊嚴。
拭目以待常州這家決定“吃螃蟹”的小學能否吃得了這只“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