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發言的題目叫做《論學習》,關于學習的各種名言金句,古往今來,實為不少。無論是最基本的《禮記·學記》里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边€是,毛澤東同志在《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里談到的“學習的敵人是自己的滿足,要認真學習一點東西,必須從不自滿開始,對自己學而不厭,對別人誨人不倦,我們應取這種態度”,都說的是人應該活到老,學到老的道理。
我們到底為什么要學習?有著教師黨員這個特殊身份,我們對于應該終身學習這個道理更是必須身體力行的踐行。之前在一次黨員學習中談到過,互聯網+大時代背景下,信息、知識瞬息萬變,這就要求我們平常教學,不能滿足于“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的老話,而應該做到為有源頭活水來的儲備,才能不至于使自身知識、思維枯竭,才能滿足學生日新月異的求知欲。當然強調學習,不只是為了做好本職工作,教育好學生,更重要的是提升我們自己的思維認知,不斷跳出現階段認知、思維框架,以求不斷提升自我,達到更高的水平。
我們到底應該學什么?今天坐在這里,黨員身份是第一位的,我們當然應該多學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從中汲取分析事物時、透過現象看本質時該運用的唯物辯證法;應該多學習近平同志關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各種論述,應該多學黨史,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 、學史力行。其次,我們應該學習滿足自身發展的各類知識,比如專業領域的各類前沿資訊、方法、技術,新動向、新趨勢以及新的大政方針。還要學習青少年的時代、階段發展特征,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在教育工作中游刃有余。再者,我們還是要靜下心來,多沉浸于過去的、當下的大部頭著作的閱讀,多數新媒體工具帶給我們的及時訊息及瞬間娛樂滿足感并不能真正對我們自身的沉淀和升華帶來多大的好處,真正的學習必須陷入真正的沉浸式閱讀之中,享受那種延遲滿足感帶來的真正成果。
我們到底應該怎么學?還是那句話,首先努力克服人類自身熵增效應,學會享受像健身、寫作等興趣愛好帶來的延遲滿足感,沉浸于閱讀書籍之中,因為書籍畢竟是前人優秀經驗之總結。我們一生受自身發展地域及經歷所限,根本不可能同時獲得那么多經驗、體驗那么多人生。那么閱讀書籍無疑就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起飛一樣,要汲取書籍中的精華,反之運用于實踐之中。習總書記號召我們讀黨史,最近也剛好在閱讀毛澤東選集,確實感覺從中受益匪淺,會有一種原來自己費力費時悟出的道理,前人早已在革命戰爭年代告知于天下的捶胸頓足感。我們當然聽過這樣反智的論斷:讀過的書籍內容大部分記不住,很快就忘卻,讀了又有什么用?其實可以這樣想,我們大概記不得自己吃過的每頓飯,甚至常常記不起昨天中午吃了什么,但這絲毫不影響吃過的食物此刻維系著我們的生命。所以即使記不起讀過的書籍內容,當然也沒有關系,因為它們正在逐漸構成你思維與認知、氣質與談吐的總和。
另外,學習的一部分還要來自于實踐。我們都是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那么就應該明白認識與實踐、知與行的辯證統一關系,所以要懂得學習的一部分來自于實踐,來自于行這一道理。毛澤東同志指出:“無論何人要認識什么事物,除了同那個事物接觸,即生活于(實踐于)那個事物的環境中,是沒有法子解決的?!蓖瑯樱暯娇倳浺仓赋觯骸罢{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薄皩嵺`、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這是認識的辯證發展過程。我們對事物的正確認識正是在長期、細致的實踐中,達到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環狀態?;ヂ摼W+大時代背景加上后疫情時代中國迅速崛起發展的地域背景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會不斷面臨新情況新問題新考驗,這將會促進我們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人類發展和世界前途不斷提出嶄新的解決思路和解決方案,也必然促使我們九千多萬黨員自身也要不斷深化對各種事物發展規律的認識,一直學習。
歸根結底,無論是學黨史還是學專業領域知識,無論是從認知中學還是從實踐中學,這篇《論學習》更想探討的是,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堅持長期投資自己,不斷跳出認知思維框架,不斷在長期實踐中實現螺旋式的上升,最終不斷遇到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