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教書育人,分為兩個板塊,一教書,二育人。為了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或許是為了他們在學校有更好的一個“混日子”學習的方法,就出現了兩種情況,愛學習的天天泡圖書館,不愛學習的就天天去學生會社團幫忙做管理。或許這就是現在大學的一個正常現象吧。
大杰哥最近天天往學校跑,我說我馬上要找實習單位了,簡歷都還沒做,怎么辦啊,他非常淡定到:
簡歷,注重在“簡單”,不要復雜化,HR不會去看你那么一大堆,你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學生會干部或者班干部能不寫就不寫,能挑重點就挑重點,因為HR沒時間管你那么多。另外,面試的時候不要大夸特夸你是某某學生會主席,因為他會回答你,不要跟我說這么多。我也是這樣過來的,一般成績不好的才會去做這些事
話說到這里,可能有一些絕對,但是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當你在某一處大展拳腳,工作或者學習得到認可,那么你肯定會越來越把重心放在這上面,從而拋棄了其他地方,現在能夠做到德才兼備的人已經很少。
大學兩年多,干過的事情很多,也曾參加過比賽,想學習一些技能,但是很多時候都是無功而返。并不是付出和結果不成正比,而是自己每天要做事情分不清是否重要。
如果你真的想學習,也想玩,那也是可以的,參加社團或者學生組織,進去單純的玩,到了該退休的時候就直接退掉。但是你在那里,除了枯燥的發傳單,掃樓與擺攤,也不會有其他的新鮮感了。如果你進去兢兢業業,敬職敬業,那么你留下來的機會就很大了,而離你想認真學習的夢想就很遠了。
講個笑話吧,剛進學校的時候,我曾說我要拿獎學金,后來開學典禮上,新生獎學金10名其中6名都在我們班,我就開始思考人生了。后來我就慢慢的融入了學生組織工作,兩年下來,發現除了認識的人多了一點,新媒體運營稍微熟悉了一點,其他的也沒有什么可以說的了,缺點還隨之而來。
今天就這樣,稀里糊涂說了一些自己都不懂的話。馬上就要找工作了,祝我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