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英雄群起的魏晉時代,有有濟世志的竹林和名士。也有風雨時代的亂臣賊子,司馬家族!今天就來講講東晉年代的野心家桓溫。
? ? 在312年間的安徽懷遠龍亢鎮中出生了一位亂世梟雄桓溫。桓溫是宣城內史桓彝長子。在成年以后成為了晉明帝駙馬三次出征,獲得了很高的功業。我們就來說他遠征的事。
? ? 每次說到桓溫總會想起一個人,曹操。在桓溫早年的時候就有這么一件事,為父報仇。他父親桓彝在蘇峻之亂中被叛軍將領韓晃殺害,涇縣縣令江播也曾參與謀劃。當時桓溫年僅十五歲,枕戈泣血,誓報父仇。咸和六年,江播去世。其子江彪等兄弟三人為父守喪,因怕桓溫前來尋仇,預先在喪廬內備好兵器,以防不測。桓溫假扮吊客,混入喪廬,手刃江彪,并追殺其二弟,終報父仇,由此為時人所稱許。這也可以看出他的孝。一般說到魏晉人物總是離不開孝這個字,看來要成偉人先要孝啊!但我覺的他稍微有些殘忍,但也看出了他的智和勇。
? ? ? 在永和二年桓溫向上級請求伐蜀,但請求失敗。然后桓溫不聽朝廷自行深入敵人的地盤而自己兵力也不夠,朝廷嚇壞了!但桓溫自己知道一定能贏。果然成功了。
? ? ? 在遠征途中有個故事。
桓公入蜀,至三峽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緣岸哀號,行百馀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絕。破視其腹中,腸皆寸寸斷。公聞之怒,命黜其人。
? ? ? 事情是這樣的 桓溫進軍蜀地,到達三峽時,部隊里有個人捕到一只小猿,母猿沿著江岸悲哀地號叫,一直跟著船走了死也不肯離開,終于跳上了船,一跳上就馬上氣絕。他好奇,就剖開母猿的肚子看,腸子都斷開了。桓溫聽說這事大怒,就下令革除了那個人。?
? ? ? 之后又有了兩次遠征最后一次失敗了。 桓溫兵敗后,退至山陽叛變,并暗中勾結前秦、前燕。朝廷不但不敢追究桓溫的兵敗之責,還命侍中羅含到山陽犒勞桓溫,并任命其子桓熙為豫州刺史。后來,桓溫又移到廣陵。
? ? ? 太和六年十一月,桓溫帶著兵將沖入朝庭,威逼褚太后廢除司馬奕的帝位。他還誣陷司馬奕!之后他下詔廢司馬奕為東海王,桓溫又迎司馬昱入朝擁他為帝,為晉簡文帝,改元咸安。
? ? ? 之后又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除去眼中釘。最后把司馬晞、司馬晃被廢為庶人,殷涓、庾倩、庾柔等人殺死。這也是為什么讓我想到曹操。之后他拒朝不如追后老死。他死前還讓皇帝給他九賜之禮,但到死也沒完成。后幼子稱帝封他為宣武皇帝。
? ? 說到桓溫還有一個小故事,桓溫的宴席上有個參軍用筷子夾菜沒能一下子夾起來,同桌的人又不幫助,而他還夾個不停,滿座的人都在嘲笑起來。桓溫卻說:“同在一個盤子里吃飯,都不能互相幫助,更何況遇到危急患難呢!”便下令罷了他們的官。從這件事中也可以看出他的智慧,也看出他對隊友的要求。
桓公坐有參軍椅烝薤不時解,共食者又不助,而椅終不放,舉坐皆笑。桓公曰:“同盤尚不相助,況復危難乎!”敕令免官。
? ? 總結一下,桓溫因該也是和曹操一樣的亂世梟雄。他為東晉打下了北方,但最后還是在權利面前跪下了膝蓋。不過最后他成功了,安享晚年,達到一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