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的小區(qū)門前有個小廣場,上面立了一座大大的金屬制“大黃蜂”,因為很高并且顏色醒目,遠遠的就能看見。
以前沒覺得這大黃蜂有什么。最近小姑娘因研究生復(fù)試,過來我這里呆了一周。今天我送她回京的時候,路過那個小廣場,她指著那大黃蜂說,“每次看到它就知道到家了。”
我霎時間很感動,因為她將我住的地方,她在這個陌生城市落腳的地方,稱作家。
我是她姐,我們是一母同胞的姊妹。自然,公安那個小小的兩層樓房是我們的家;出了故鄉(xiāng),有我的地方,是她的家,有她的地方,也是我的家。
有姊妹,真好。
回想起來,我可真是情商低下,實在不會做姐姐。
我和她一起走路,總是篤篤地走在她前面,急匆匆地帶她去往這里那里。似乎只有我的身形淌過的人群才沒有魔障毒氣。
我和她異地打電話,總是不會聆聽,只待她話音還未落,便篤篤地一串子話語。我總覺得她的想法太幼稚,她的做法有偏差,迫不及待地要否定她,要教她。
這個“篤篤”,是多么地愚蠢而焦慮。
其實我和她一起玩兒,她才不是那個有偶像包袱的只會臭美的95后。她會和我和小哥哥一起惡搞,三個人跟著KTV的音樂節(jié)拍齊整地點頭。對待自己熱愛且擅長的唱歌,她會不討人厭地“輕松地認真”。
我看在走廊里等待面試的她,和別人聊得也很開。面試過程中,還會勇敢地給自己加戲。
她的心思我是年齡越大、回味越長,才慢慢看得懂。其實很多時候她都在包容我,而不是我在忍讓她。其實她在為你想,只是她的生命與思索沒那么沉重,這多值得慶幸。
小姑娘有自己的可愛,有自己的節(jié)奏。
她不是我,這多好。她緊張的時候會臉紅,不開心的時候不鬧騰。
有時候膽小,畢竟她還那么小——不,她不小,別給她貼標簽:小姑娘是她自己的樣子,不是你心里想得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