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渴望愛,希望有更多時間,害怕死亡;
we long for love,we wish we had more time, and we fear death.
愛,時間,死亡把我們所有人聯系了起來。
these three abstractions connect every single human being on Earth.
Howard , Whit , Claire , Simon ,四人有一家廣告公司,公司慶祝,Howard 在演講中,認為所有的人和事的一切都是有聯系的,他們的廣告公司就是在做這樣的事情,把生活中的美好聯系起來,這些聯系都與三個 的概念有關:愛,時間,死亡;
時光流轉,三年后,Howard 失去女兒,轉而把自己“禁閉”起來,在公司做的事情就是不斷的擺放“多米諾“,擺好,推倒,擺好再推倒...,對公司業務不在狀態。公司的三個合伙人在這三年里,非常擔心,也非常照顧 Howard ,但礙于公司的發展,他們急需一個新的合作關系,而最終的決議要由 Howard 來表決,他們需要他的振作,或者需要他的出局;
三人找了私家偵探,在對 Howard 的跟蹤中了解到,他寫信給“愛,時間,死亡”,跟“愛”說了再見,形容時間是“枯木”,把“死亡”看做紙老虎。這樣非正常的狀況給了他們三人理由,認為 Howard 已經精神失常;Whit 想到了一個方案來踢 Howard 出局,并分析給另外兩人聽;兩人無奈答應,他們找來了三個話劇演員來分別扮演“愛,時間,死亡”,走進 Howard 的生活,時常與 Howard 偶遇并視頻記錄。
每天拿著顏色各異的“多米諾”擺了推,推了擺;對它們的擺弄,像極了對“愛,時間,死亡”的探究和放棄。
女兒病逝已經兩年,依然深深的折磨著他,仍然無法釋懷,深夜內心無法平靜,失眠,在馬路尋死的方式騎自行車,找尋不到任何的意義。曾經內心對“時間,愛,死亡”聯系在一起的美好,在失去女兒后都蕩然無存?!皶r間”變成了不能留住美麗,只能將美麗化為塵埃的毒藥”,“愛”在他最需要的時候選擇了背叛,“死亡”在他最需要交換女兒的生命時,變成了不能情達理的管理層,成了紙老虎。
女兒病逝已經兩年,依然深深的折磨著他,無法釋懷,深夜內心無法平靜,失眠,在馬路尋死的方式騎自行車,找尋不到任何生活的意義,不想與曾經的合作伙伴和身邊人有任何聯系。曾經內心對“時間,愛,死亡”聯系在一起的美好,在失去女兒后都蕩然無存。“時間”變成了不能留住美麗,只能將美麗化為塵埃的毒藥”,“愛”在他最需要的時候選擇了背叛,“死亡”變成了不能情達理的管理層,成了紙老虎。
Claire 是最不想通過手段讓 Howard 出局的,是 Howard 曾經的得力助手,如今是出色的合伙人,她也是最照顧他的朋友,想讓 Howard 在長時間的悲痛中走出來。Claire 是想要有自己的孩子的,可能因為某些原因錯過了愛情,現在只能考慮人工的方式來授孕,但留給她猶豫的時間和為以后考慮的時間卻不多,馬上就要到更年期的大齡女青年在孩子的問題上能有多少時間來考慮呢,錯過了就是錯過了。
Simon 將要迎來死亡,害怕躲避,不想讓自己的妻子知道,其實,他日常的身體狀況已經泄露了他身體的問題,在最終選擇向妻子坦白時,他才知道自己的妻子實際上已經知道了;因為愛,對家庭的責任,選擇了隱瞞,想著用消逝的時間來逃避自己該直面的問題,還好,他是三個人中沒有錯過“愛”的那位,有家庭,有孩子,有一份“愛”帶來的美好,有一個家庭來面對和準備迎接他的死亡。
Whit 是 Howard 最好的朋友,也是最先有把 Howard 出局想法的,因為出軌失去了家庭,自己的女兒,也不愿意跟他住,當他告訴自己的女兒,他愛她時,她的女兒則告訴他“媽媽說你把愛這個字沾污了”。這個在“愛情”上最不正經的人偏偏在他與他女兒的感情上,最能感覺到什么是“愛”,在面對自己女兒時,能深刻的感覺到“愛”就是他自己,對愛情不忠貞的他跟女兒唯一聯系就是“愛”,還好他有時間去付出對女兒的愛。
影片中,“愛,時間,死亡”,當這三個抽象的概念由三個話劇演員來具象時,他們在 Howard 面前的刻意表演又是那么的真實,給 Howard 一個解釋,同時想要讓 Howard 振作起來,走出自己內心的囚籠?;蛟S影片只是為了更立體的表達,讓觀眾從 Howard 和他們對話的場景中去感受,但在這方面的處理是有些失敗的,唯獨最后一次 Amy (愛的具象)在車站最后一次的反駁是有力的,讓 Howard 的心意有所動搖的。但最后真正拯救他的還是自己的妻子 Madeline ,“如果有一天,我們能像陌生人一樣再相遇”,Howard 的妻子 Madeline 將紙條保存到了他們的再次重逢,就是為了打開他的心結,讓他走出失去女兒的悲痛。重新去認識到生活中的美好。 ?
影片中,三個概念的具象化人物,是人是神,片中沒有明確交待,有些開放,但從最初 Amy 去應聘到他們與 Howard 的表演,更像是上帝的刻意安排,也許他們本來就是為了幫助他們的“神職人員”,用這樣的設計來讓他們每個人更加深刻的去理解“愛,時間,死亡”,讓 Howard 的事情與三個合伙人的內心聯系起來,讓他們三個人也去了解“愛,時間,死亡”之間的聯系,Whit 對女兒的“愛”需要時間去付出,Claire 對孩子的猶豫需要“時間”給他以肯定的選擇,Simon 的“死亡”也需要通過家庭的愛來面對。
其實在 Howard 女兒當去世時,“死亡”就有出現,并且說了“要留意附屬的美麗”這樣話給 Madeline ,在一年之后,Madeline 有一天在路上流下眼淚,才意識到那種“附屬的美麗”,意識到曾經那位“死亡”說的話是經驗之談。三個人物更像是只活在他們之間的,在街頭,地鐵上,Howard 的所有言語,其實旁邊的人都只看向了 Howard 一個人,并沒有看向他的對話對象。
是呀,在過往的生活,也許我們還沒有經歷過失去至親,但我們除此之外會有過很多的失去,失去愛情,失去友情,在愛情或者友情長時間的成長中,時間越久,失去時就會變的愈加的痛苦,一段彼此聯系的感情結束,如果只是沉痛于其中,無法自拔,我們就會失去“附屬的美麗”,忘記曾經愛情或者友情帶給我們的美好,也失去了之后生活的勇氣和發現更多美麗的機會。
寫此文章之前,查了一下相關的評價,電影的整體評價并不好,“劇情故事刻意,一碗雞湯”。這部電影的制作也很是曲折,主演幾經換人,導演也是換過幾次。對我講,電影故事講的并不好,也沒有很明確的表明”附屬的美麗“到底指的是什么,但演員卻都實力派,能夠給電影加分增色不少。
是呀,電影雖爛,但別忘了還有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