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曲》乙巳版 第二十二回 半蓮溢彩贈佳畫·踏陣尋哨瞳紋異·新志士攜手同心·巽風會三老傳藝

??半蓮溢彩贈佳畫

莫鶯語輕啟房門,悄無聲息地步入竇半蓮的房間。但見竇半蓮正沉浸在古籍的字里行間,渾然忘我。莫鶯語輕步上前,手中托著一幅幅孔懿軒的字畫,輕聲說道:“師妹,你看,這是什么?”言罷,她將字畫緩緩遞至竇半蓮面前。

檀香在硯屏后裊裊升騰,竇半蓮撫過卷軸的指尖突然頓住。當"孔懿軒"三個朱砂印文撞入眼簾時,懸在《書譜》上的狼毫"嗒"地跌落在澄心堂紙上,洇開的墨團吞沒了正在臨摹的"永"字第八筆。

"墨分五彩!"她突然抓住畫軸邊緣的云紋綾裱,鼻尖幾乎貼上絹面,"師姐你看這山石皴法——"顫抖的指尖虛點著危崖上幾處飛白,"枯筆擦出的云氣在流動!尋常人用破鋒求虛,孔師卻是以氣馭筆,這斷崖分明在呼吸!"

莫鶯語正要添茶的手懸在半空。她從未見過素來溫吞的師妹眼中迸出這般熾熱的光,那團光此刻正沿著《秋山問道圖》的溪流蜿蜒,在留白處的霧靄間明滅。

"《瘞鶴銘》的渾穆,《韭花帖》的散淡..."竇半蓮突然起身推開窗,就著天光舉起那幅草書立軸。風掠過"乘天地之正"的"乘"字時,她喉頭忽然哽咽:"起筆裹鋒如劍出鞘,這'天地'二字分明化用了《古詩四帖》的盤紆,可轉折處..."她猛地轉向莫鶯語,絹帛在晨風里獵獵作響,"師姐可記得《神仙起居法》?"

未等回答,她又撲向案頭展開花鳥卷。孔雀尾翎上凝結的墨珠在陽光下泛起幽藍,竟與五年前她在靈巖寺見過的孔師真跡分毫不差。"宿墨!這是孔師自煉的松煙宿墨!"她突然以指尖丈量孔雀眼瞳的輪廓,"全憑筆鋒蓄墨的深淺——這一勾里藏著三轉筆,分明是衛夫人《筆陣圖》中'百鈞弩發'的秘法!"

淚水終于墜落在"求索"二字的銀鉤處。竇半蓮突然朝著北方深深作揖,發間玉簪隨動作滑落也渾然不覺。散開的青絲拂過那些吞吐云霞的字跡,恍若山澗掠過碑林。當她轉身時,莫鶯語看見的已不是那個怯懦的師妹,而是個捧著絕世劍譜的女劍客。

"師姐可知這些字畫會說話?"她將《離騷》立軸擁在胸前,指腹摩挲著"修遠"二字如劍的垂露豎,"每道筆鋒都在講孔師運筆時的呼吸——您聽,這'路'字的頓挫是不是裹著云門山的松濤?"

竇半蓮

莫鶯語默默拾起地上的玉簪。銅爐里新添的海南沉香突然爆出個火星,恰映在竇半蓮手中的《秋山問道圖》上,那抹躍動的金紅正沿著畫中仙人的衣紋游走,恍若某個超越時空的呼應。


??踏陣尋哨瞳紋異

話說葉慶自其父營中借得良馬兩匹,與任良弼一同辭別莫鶯語、白牙,離開了天極觀。二人一身素衣,喬裝改扮,氣息收斂,謹慎地尋覓那幽王圣殿崗哨之蹤跡。

二人自近處開始探尋,路途之艱辛自不待言,寒風凜冽。每當夜幕低垂,便尋一隱秘之地歇息,圍坐于篝火之旁,細說日間所見所感。

林云郡周遭,崗哨無跡可尋。數日后,二人踏入一片蒼黃草原,寒風拂過,金絮浪涌。任良弼如常下馬,盤膝而坐,閉目凝神,雙手輕撫大地,感知周遭脈動。

每至一地,任良弼所感之氣息皆有所不同,然皆是山水草木之常態。唯獨此草原之上,隱隱有一絲異樣的波動,引得任良弼心神專注。他凝神于那波動之處,忘卻周遭一切,包括他自己。

葉慶騎于馬上,耐心等待,不敢有絲毫驚擾。片刻之后,任良弼睜開眼來,手指草原深處一座小山丘道:“那邊或有蹊蹺,我等且去一探究竟。”

二人循著小徑前往,至山丘腳下,但見一株古木枯藤纏繞,樹下有一冰藍小法陣,環環相扣,法環輕旋,中心十瓣蓮花形光芒四射,周圍迷霧繚繞,神秘莫測。

任良弼與葉慶小心翼翼地靠近,躲于樹后窺視,只見一精靈手持長矛,繞著法陣巡邏。那精靈身形修長,面容秀美,然眼神空洞呆滯,動作機械僵硬。

葉慶望著那精靈,眉頭緊鎖:“狼崽,你可瞧出這精靈有何不妥?”

任良弼點頭:“確有蹊蹺。你看它眼神呆滯,巡邏之態亦顯僵化,似有外力操控之嫌。”

葉慶輕聲言道:“我亦有同感。精靈一族向來靈動活潑,此精靈卻死氣沉沉,甚是不對。”

二人沉默片刻,任良弼續道:“這法陣所散之氣,非精靈族所有。我等需小心行事,若此精靈果受人操控,其背后定有更大陰謀。”

葉慶點頭贊同:“正是如此,故不可輕舉妄動。先繼續探尋其他崗哨,待日后與莫師妹商議后再作計較。”

于是,二人悄然離開草原,繼續踏上尋覓崗哨之旅。

霜蹄踏碎寒煙路,又見殘星垂野。

瘴鎖千峰,腥浮古渡,總逢妖冶。

撫地凝神辨氣,總驚心、陣環如瀉。

枯藤縛月,冰蓮綻夜,總非前夜。


七月磨鋒刃,怎堪負、匣中悲咤。

葉兄青衫,每于險處,暗遮風射。

九轉回腸處,卻強笑、莫言驚怕。

孤光冷照征衣,猶記觀中茶話。

接下來的時日,任良弼與葉慶二人續行偵查之旅,足跡遍及森林、山丘、河流,歷經萬般艱難險阻,終于又陸續發現了數處崗哨。這些崗哨與初見之精靈崗哨如出一轍,均由一或數只精靈把守。那些精靈眼神空洞無神,動作機械僵硬,顯是受到某種神秘力量的操控。

任良弼遙望著遠處又一處被操控的精靈崗哨,沉聲道:“這些日子所遇崗哨,幾乎無二致。”

葉慶點頭應和:“正是,想來其余崗哨亦是如此光景。”

言罷,二人心意相通,決定返回天極觀,將此番所見所聞告予莫鶯語,再謀定而后動。


??新志士攜手同心

且說二人回返天極觀,未及喘息,便匆匆尋得莫鶯語,欲共商對策。此番聚首的,還有靈筠師姐與趙明達師兄二人。任良弼與葉慶將所見所聞細細道來,言畢,靈筠與趙明達面露凝重之色。

葉慶問道:“竇師妹可愿與我等同行?”

莫鶯語輕輕搖頭,道:“九鼎會之事干系重大,竇師妹與三舅共事,恐情難自禁,反誤大事。再者,她于復興大業亦無助益。”

靈筠點頭附和:“莫師妹言之有理。此事若觸怒幽王圣殿,必將引來魔界報復,竇師妹難以自保。”

莫鶯語續道:“近日我在武盤山林中,還找到幾位北方故交,愿助我們一臂之力。”

此言一出,眾人精神為之一振。

靈筠頷首道:“如此甚好。有莫師妹諸位發小相助,對付那些被控精靈崗哨,便多了幾分把握。”

趙明達亦道:“正是,我等可令其作為內應,從內部瓦解崗哨。”

莫鶯語再道:“既然諸位皆無異議,那我提議攜此情報往巽風樓一行,求孔前輩指點迷津。他定能賜我等更多助益與良策。”

此議一出,眾人皆表贊同。于是五人決定即刻動身,前往巽風樓拜見孔懿軒,共商大計。

次日辰時,天極觀后山薄霧繚繞,陽光淡漠。任良弼、葉慶、靈筠、趙明達與莫鶯語已整裝待發,齊集后山,準備前往巽風樓。莫鶯語引領眾人步入武盤山密林,小徑曲折,黃葉漫飄,偶聞鳩鳴。

眾人緊隨莫鶯語于林中穿梭,須臾之間,眼前豁然開朗,一株參天古木巍然矗立,紅冠蔽天,猶如林中王者。忽聞樹上有聲,兩個精靈縱身躍下,身姿矯健,眼神靈動。左側精靈身形修長,身著輕盈天藍風衣;右側精靈則全身裹于黑斗篷之中,神秘莫測,模樣甚是可愛。任良弼一望便知,此二者皆為純種精靈。

純種精靈

莫鶯語輕笑一聲,向眾人介紹道:“這兩位便是我們的新同伴,亦愿為九鼎會復興盡綿薄之力。此乃風行者。”言罷,手指天藍風衣精靈。風行者輕盈繞樹而飛,姿態飄逸。

莫鶯語又指黑斗篷精靈道:“此乃影舞者,身手敏捷,法力強大。”影舞者聞言,發出童稚的笑聲。

眾人紛紛向二位精靈致以謝意與歡迎。

任良弼見到二位精靈,忽想起一事,上前一步,激動言道:“連日來,我只顧崗哨之事,竟忘一事未告訴諸位。在尋訪孔前輩途中,我的精靈屬性已然覺醒,也能與精靈溝通了。”

此言一出,眾人面露驚喜之色。莫鶯語笑道:“此乃大喜之事!如此我等力量又增一分。”

任良弼點頭稱是,轉向風行者與影舞者道:“吾輩此行,意在尋訪孔懿軒前輩,共商九鼎會復興大計,需往巽風樓一行。”

風行者聞言,點頭以示明了。莫鶯語遂提議道:“既任兄精靈屬性已覺醒,我等何不合力施法,加速行程?”

眾人皆表贊同。于是任良弼與莫鶯語化為精靈形態,與風行者、影舞者并肩而立,相得益彰,四雙翅膀輕輕揮動。任良弼肌膚淡綠,宛若春葉,又似林中王子;莫鶯語肌膚勝雪,透著淡淡花香,猶如花園仙子;風行者身形修長,天藍風衣隨風輕擺;影舞者則在黑斗篷下若隱若現,神秘莫測。

四位精靈圍成一圈,雙手緊握,將余下三人圍于其中,閉目默念咒語,身上散發出淡淡光芒。光芒逐漸匯聚,形成一個巨大光球,將眾人包裹其中。

緊接著,一陣暖風自四面八方吹拂而來,仿佛有一只無形巨手推著眾人前進。速度愈來愈快,周圍景物飛速倒退。

卻說葉慶、靈筠與趙明達,在四位精靈的合力施術之下,猶如柳葉乘風,飛速前往涇鶴州。途中偶有停歇,三人采些瓜果充饑,而四位精靈則吸食林間雨露,各得其所。至夜,三人依仗靈筠的帳篷法寶安歇,精靈們則棲息于樹梢,各安天命。

十余日后,一行人踏入涇鶴州地界,步入密林之中,周遭頓時寂靜無聲。眾人警覺,步步為營,小心前行。沿途機關重重,險象環生,幸得四位精靈與原住精靈溝通,加之任良弼對這片區域的記憶,眾人方能避過重重機關,穿越涇鶴州森林。


??巽風會三老傳藝

及至巽風樓前,一條小溪橫亙在前,眾人或踩石過溪,或飄移而過,穿過一片空地,只見一樓大廳內坐著三位前輩,正悠然品茶。居中而坐者,正是孔懿軒。

左首那位前輩,須發皆白,面龐卻如青石般堅毅,刻滿了歲月的痕跡。他身著一襲青衣,古樸而典雅,手指輕輕摩挲著一本古籍封面,仿佛在與之低語,聆聽那遠古的回響。

右首那位前輩,則魁梧異常,肌肉虬結,身穿麻灰色太極功夫服,宛如一尊行走的雕塑,力量之美盡顯無遺。他眼神銳利如鷹,舉手投足間皆是爆發力,雙手寬厚有力,似能撕裂風暴,然動作卻輕柔如風,不顯絲毫粗獷。

此三位前輩,氣質迥異,卻和諧共生,眼神皆聚焦于那本古籍之上,似在探尋古老秘密,又似在守護著什么。大廳之內,一塵不染,新增一巨大神秘符號,以巖石鑲嵌而成,墻壁上掛著幾幅氣勢磅礴的字畫,角落里幾盆翠綠盆栽,更添幾分生機。

孔懿軒見莫鶯語一行人到來,微笑頷首,緩緩言道:“諸位遠道而來,巽風樓蓬蓽生輝。一路辛苦了。”

任良弼與莫鶯語變回人類形態,引領眾人步入正門。任良弼當先而行,恭敬行禮道:“孔老前輩,我等此行,志在復興九鼎會。雖歷磨難,幸得各位友人相助,方能至此。”

孔懿軒點頭贊許,神色卻轉嚴肅:“九鼎會復興之路,荊棘滿布。老夫已組一小隊,名曰巽風會,成員即老夫與這兩位摯友。我等使命,便是重振九鼎會雄風。”

言罷,孔懿軒逐一介紹另兩位前輩。左首季賢哲,博古通今,對九鼎會歷史文化研究頗深;右首韓霜柏,則身手不凡,曾為九鼎會立下赫赫戰功。

任良弼等人聞言,對二位前輩心生敬意,紛紛表示愿加入巽風會,共謀九鼎會復興大計。孔懿軒聞言,微笑頷首,眼中閃過一絲欣慰之光。

任良弼一行人在大廳中紛紛落座,季賢哲輕撫長須,緩緩道出九鼎會的往昔:"諸位可曾見過月下寒潭?看似平靜無波,其下暗流涌動千年不散——九鼎會正是這般存在。"季賢哲的指尖在古籍紋路上游走,仿佛觸碰著歷史脈搏,"早在禹王鑄鼎之時,三十六位開天仙人以星斗為契,在鼎紋中鑄入紫月精魄。從此仙凡妖靈,但凡加入九鼎會,識海中便會烙上這抹月痕。九鼎會中人,縱使彼此素昧平生,識海也能互相感應,心照不宣,知曉對方亦是九鼎成員。"

老人突然握緊古籍,羊皮封面的褶皺驟然加深:"三系鼎足撐起九霄云閣,卻終是墜入人間煙火。三十年前前朝王室送來鎏金請柬,說是打造鎮國神器,實則將九鼎會推入血火熔爐!"他枯瘦的手背青筋暴起,"九鼎會原想作壁上觀,奈何龍椅下的白骨堆成了山——皇太子那柄承影劍飲盡叛軍血時,劍柄上的九鼎紋章也沁入了洗不凈的腥氣。"

話音忽如風中殘燭搖曳:"幽王圣殿那姬欣的玄鐵鎖鏈絞碎了點心天泉,九鼎會的追隨者們為了不讓鼎器落入敵手,砸碎了所有青銅鼎。如今諸位所見..."他松開手掌,古籍封面的九鼎浮雕在月光下泛著幽藍,"不過是故紙堆里幾粒星火。"

言畢九鼎會歷史,眾人又將話題轉至幽王圣殿精靈崗哨之難題。

幽王圣殿設崗哨九九八十一處,每處皆有傀儡精靈把守,這些精靈皆是受幽王圣殿操控性法術所制,淪為守護傀儡。傀儡精靈雖力有不逮,但解除崗哨之難,不在于戰勝它們,而在于如何在不傷其性命的前提下,解除操控法術,熄滅崗哨風輪。

眾人先前皆聚焦于尋找施法源頭,此時季賢哲卻語出驚人。

“解除操控,并非定要尋得施法源頭。”季賢哲聲音沉穩,卻如驚雷般在眾人耳畔炸響。

孔懿軒疑惑道:“季兄有何妙計?”

季賢哲微微一笑,撫須道:“據我對九鼎會古老秘術之研究,有一法可直接與被操控精靈建立聯系,從而解除其操控。此法需借助特殊咒語,配合精靈自身之力,共破操控魔法之束縛。至于召喚仙人,除解除崗哨外,另有一途,但需借助仙靈召喚鼎,此寶已失蹤多年,據傳唯有幽王圣殿知曉其下落。故而,我們還是先著手解除崗哨吧。”

任良弼與葉慶對視一眼,挺身而出。葉慶朗聲道:“解除崗哨之事,便交由我和狼崽吧!”

莫鶯語微笑頷首,柔聲道:“此事你二人最為合適,但切記保重自身。若有需要,我等定當全力相助。”

眾人紛紛表態,誓將全力支持任良弼與葉慶。

隨后,季賢哲將解除操控術的古老咒語,緩緩傳授于任良弼。那咒語字字珠璣,蘊含天地至理,任良弼凝神靜氣,悉心聆聽,漸入佳境。

與此同時,韓霜柏與葉慶于樓前空地之上,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武藝切磋。韓霜柏,身經百戰,武藝已臻化境,每一招每一式,皆如山岳般沉穩,又如江河般奔騰,威力無匹。葉慶雖年少,卻身手不凡,反應機敏,槍法靈動,猶如蛟龍出海,令韓霜柏亦不由贊嘆。二人你來我往,槍影縱橫,看得周圍眾人目不暇接,喝彩之聲此起彼伏。

孔懿軒立于一旁,目光如電,細細觀察葉慶之槍法。他雖非武術行家,卻對藝術有著獨到的見解與深刻的洞察力。葉慶槍法中的靈動與威力,皆逃不過他的法眼。孔懿軒越看越喜,心中暗贊,隱隱覺得葉慶槍法中,蘊含著一股難以言喻的靈性與潛力。

忽地,孔懿軒心念一動,有了個絕妙的主意。他欲以自創之法,將書寫文字之能量,灌注于葉慶體內,助其武藝更上一層樓。于是,他健步上樓,至案桌前,取筆蘸墨,閉目凝神,口中念念有詞,凝聚心力。須臾之間,一股無形能量自筆下涌出,化作璀璨流光,向正與韓霜柏切磋的葉慶飛去。

月光如宣紙般鋪滿庭院,葉慶的墨羽槍在夜色中劃出一道流麗的墨痕。當孔懿軒的書法能量沁入經脈的剎那,他忽然明悟了"筆走龍蛇"的真諦——槍尖點出不再是冰冷的鋒芒,而是狼毫飽蘸濃墨的起勢。

槍桿震顫如執筆懸腕,葉慶的"白虹貫日"忽而化作楷書中鋒,沉雄的直刺裹挾著千鈞筆力,卻在即將觸及韓霜柏衣袂時陡然化作行書牽絲。槍鋒在空中折出圓轉的弧度,恰似《蘭亭序》中"之"字的翩然收筆,驚得韓霜柏撤步時發梢已沾上三分墨意。

最妙是槍尖游走時的虛實相生。葉慶忽將丈二銀槍舞作狂草,大開大合間盡是懷素《自敘帖》的奔放氣象,破空聲里隱有宣紙皴擦的沙沙細響。待韓霜柏凝神拆解這潑墨攻勢,那槍影又倏然收束成瘦金體的折鉤,寒星般的鋒刃恰似徽宗御筆斜刺里一點金鉤,在月光下綻開凌厲的銀芒。

槍桿橫掃時帶起的罡風里,竟似藏著《祭侄文稿》的悲愴頓挫。葉慶手腕輕抖,槍纓翻涌如筆洗中激蕩的朱砂,一招"橫掃千軍"暗合顏真卿"屋漏痕"的蒼勁筆意,槍鋒過處,石板上的落葉皆被氣勁震出飛白效果,宛若名家揮毫時無意濺落的墨痕。

切磋畢,葉慶昂首望向三樓左邊琉璃窗,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大聲言道:“多謝孔前輩賜我能量,使我槍法更上一層樓!”言罷,孔懿軒身影瞬間現于樓下,微笑點頭,以示鼓勵,并勉勵葉慶繼續努力,精進武藝。

任良弼初步掌握咒語后,尋得葉慶,告之明日即可啟程。葉慶聞言精神大振,拍肩言道:“好!明日便出發!”二人將此意告知眾人,皆歡喜不已。

季賢哲又召靈筠至二樓書房,欲傳授其古老法寶煉制之術。書房之內,墨香與古木之氣交織,季賢哲手持泛黃古籍,眼中深邃光芒閃爍,耐心講解,如癡如醉。靈筠則坐于對面,右手托腮,全神貫注,眼中閃爍好奇與渴望之光。

時光荏苒,夜色漸濃,月光如銀,灑落巽風樓墻頭,為其披上一層神秘面紗。巽風樓正門周遭,三顆寶石開始發光。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9,565評論 6 539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115評論 3 42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7,577評論 0 382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514評論 1 316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234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621評論 1 326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641評論 3 444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822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380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128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319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879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548評論 3 34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970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229評論 1 29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048評論 3 397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285評論 2 376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