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例子
今天沒有來得及看書。
就寫下昨天晚上偶然想起來的生活中關于第二序改變的例子吧。
車牌事件
老公的朋友L與W花了8000多買了一臺二手車擺地攤。當時L因為手上沒錢,W付的全款。因為他倆沒有深戶也沒有交社保, 就借用老公的戶口給車在深圳上了牌。后來L沒讓W跟他一起擺攤了,車的錢卻遲遲沒有還給W。沒過多久,因為小車禍事件,朋友跑到我們家來借錢,當時老公手里沒錢,居然將信用卡取現借了他。再后來,他的車壞了,深圳車也限號了。他提出要老公花8000多買牌照。其實深圳的牌照是只能是登記車主的,不能轉讓的。我心理不舒服,但老公答應了,L將車的資料都送了過來。后來他又說,他將車子修好了,想再開半年,之后老公就只要出4000多就行了。我心理又不舒服,老公還是答應了。再后來有一期深圳牌照拍賣的價格比較高,有5W多吧,L又說要8000多了,讓老公直接把錢還給W。折騰了那么多次,心里對L有很多不滿情緒。昨天想想,換個角度,L做得不怎么地道,但是對L,對我們都是有利的,他車子白開一年,由于拍車牌至少要1.5W,而省了幾千塊,倒是W被擺了一道沒做成生意,還白白8000多給L用了一年。我又何必不開心。這就是第二序中重新框定的藝術吧。情境相同, 給情境賦予不同的意義,而改變了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