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要點
課程筆記梳理
二.課程感受
1.語言的思維鎖定功能
語言是思維的呈現,也是給外界展現的自我作品,每一次說話都是在構建一個“我”!
聽課時,分分鐘有躺著中槍的感覺,“我沒辦法啊,這個是xx做的..”“要不是..”"反正.."這些話經常能聽到的,自己并沒有意識到語言背后的小我傾向,還記得小時候,經常喜歡把一些玩笑話掛在嘴邊,媽媽一直很反對我這么說話,我一直不以為然,覺得父母輩的人怎么都那么封建迷信,偶爾說兩句能改變些什么呢?因此這種大大咧咧的語言風格一直到長大都沒有太大的改變,也認為基于性格,是改變不了的。昨天聽永澄老師的課程,我才知道語言是具有構建作用以及思維鎖定的功能,經常說的玩笑話慢慢就會變成了真的,這就是自我實現的預言,原來不是改變不了,只是自己不積極主動去改變而已。因此不要把大大咧咧的語言當成是性格,當你不想走出舒適區,不想成長時,可以找出無數個理由和借口。
2.人是靠作品說話的
當注意到語言的力量時,我們有時候很容易陷入語言陷進,覺得態度積極、語言主動就夠了,然后行動遲遲不能落地,最后被外界貼上只會說漂亮話、不腳踏實地的標簽。
人活著要靠作品說話,即使離開這個世界,作品就是你留給這個世界的語言。
3.刻意練習
永澄老師的課程把自我察覺,從原理到互動到工具,形成了一個閉環的課程產品,從第一課的甜面包熱湯模型、分身術層層推進,不是只有高大上的理論,有課前的預習,課上的互動加深思考,課后作業使用工具刻意練習,每一次刻意練習后都感覺自己又清晰了一點,分身術又提高了一層功力,這種感覺像無意中得到武功秘籍的武林人士,要成為得道高手,離不開用工具刻意練習才能掌握。
三.工具運用
自我覺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