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與分身術訓練營的結緣和相識:
2016年10月讀到彭小六的《讓未來現在就來---成為高效能的行動派》,當時確實被“高效能”和“行動派”兩個標簽所吸引,工作十余年,一直期待自己能夠不斷成長,成為期待的高效能人士。讀完彭小六的書,不僅被他的勇氣和意志折服,他能在短短1年多時間取得如此傲人的成長成果,我想一定除了自我努力,還有非常棒的同儕力量(當然這個是我學了永澄的課知道的專有名詞)。由于我還讀過崔恩博西的《吃掉那只青蛙——Eat that Frog!》,也曾經執行過一段時間,但是并沒有養成習慣。由于熟悉知識和流程,我就特別想參加彭小六在簡書中提到的拾捌姑娘和她的“吃青蛙訓練營”,翻看拾捌姑娘的簡書文章,發現了幸福進化成長俱樂部和永澄,我一鼓作氣看了很多過往以及正在進行的活動、以及活動背后的一些理論。當時的感受就是這個講究速成的年代,還有人肯花時間和精力去一點點慢慢認真走心地幫助如此多的人成長,大家好評不斷,雖然尊稱永澄“大大”,我想那是對真心佩服的人從內心由衷地的感激。發現活動受歡迎的程度超出我的想象,“真自由”、“三七二十一”、“打倒紙老虎”、“向組織揩油”等活動不是結束,就是已經滿員。每次翻看幸福進化成長俱樂部公眾微信號的文章,想著自己錯過了的成長機會,暗自著急。我最終明白”等待就是最好的安排”。我終于報上了“05期分身術訓練營”,開始我期待的自我成長學習里程。記得永澄在開營儀式中提到: 分身術訓練營是俱樂部其他活動的入門訓練,旨在篩選對6大元規范——即營規真心認同的積極主動的學員。至此我明白,如果我沒有經過分身術訓練,那么未來的學習之旅必然充滿疑惑和荊棘。
二、 分身術訓練營的訓練感受
1. 課程設計感受
4天課程學習完畢,我跳出學習的具體內容,就課程的設計做了一次小小的“覺察”。縱向分析每堂課,采用的課件邏輯都是先從本堂課解決的“痛點”即本堂課的目的和本源開始做分析,解決的通常是What,Why的問題,從理論層面解決學習者的思想認識,然后用易懂好用的工具來轉化課堂知識為實際操作。理論聯系實際,是成人教育與應試教育最大的區別。成人教育最重要的不是聽懂或者看懂,而是能否和自己的經驗發生聯系,改變自己的行為進而創造價值。第二、成人由于時間有限,簡單有效的特點才能激發成人學習的欲望,還同時具有較容易達到的成就高,肌膚成人學習的求知欲。所以反觀課程中用到的形象生動的“甜面包熱湯——行動本質模型圖““踢貓效應圖“以及”白兔愛肥鵝”圖片,都讓學習變得有趣,記憶深刻。一張看似簡單卻花心思設計的“積極主動覺察表”成為4天課程中分身術養成的重要工具,并成為串起3大分身術法則的有力主線。
橫向對比4天課程的邏輯順序,從第一天入營儀式宣講以及對為什分身術與積極主動的關系和對分身術訓練工具“積極主動自我覺察表”的介紹開始,接下來從分身術法則1----口吐蓮花----語言、法則二-----靜觀其變----情緒、法則3----念起即覺----信念,課程的設計按照外化語言認識,語言背后情緒表現以及底層昔年發掘從淺到深,從現象到本質,帶領大家一步步探究”積極主動“的本質。
2. 我對“積極主動”的認識。
之前: 我認為“積極主動“是做事和做人的一種正向態度和行事風格。但是并沒有深入探究為什么會”積極主動“和如何一直保持”積極主動“。
現在:我認為積極主動主要是堅持積累正向的成長價值,在刺激和回應之間做出符合成長價值的選擇,對照課程中提到的負面刺激列表,不斷的從語言、情緒和信念對刺激和回應的記錄以及反思中,建立適合自己的刺激反應覺察機制,向“當知當覺“狀態修煉。
3. 4天學習中最大的收獲。
a. 刻意訓練:
我通過學習才知道刻意訓練就是要失敗,能力要得到提升,就必須走出舒適區,不斷的練習練習再練習,同時心智上我們只有通過認識——訓練——復盤——認識——訓練——復盤的不斷循環,達到能力的升級。之后我會在舉例1中闡述此觀點。
b. 作品聲音:
以前的我學習都是一本本的看書,有時候會寫讀書筆記,有時候不會,同時也沒有就看書后應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經驗進行反思和總結,成長的速度無序緩慢。通過學習,我明白“輸出“的過程其實是對學習到知識的梳理和盤點思考,并且在一個價值觀相似的組織中,用自己的作品發聲,可以影響他人和學習他人。因為作品中一定包含作者的信息量、寫作框架和價值體系。在4天密集的學習中,每天對自己學到的只是和實際聯系進行思考,總結,堅持輸出高品質的文章。
c. 同儕力量:
感受到最大的溫暖和幫助來自我的同儕——支燕老師和助教果果老師。
在訓練和書寫的過程中,支燕老師和果果都一直給予我鼓勵,用她們積極主動的力量感化我,影響我。剛開始的時候,由于工作太忙,前兩次作業都拖延,我一度想放棄,支燕老師和果果助教鼓勵我堅持,對我寫的作業進行細致和全面的評價,不斷發掘優點,讓我看到原來我也有如此優秀的一面,信心大增,越寫越歡喜。來自同伴的溫暖,是我走下去的動力之一。
三、 舉例1:一次刻意訓練的感受
作為公司的高管,我的工作之一是參加各種內部會議。以前會議開得被動、無效,有時候開到后面,因為同事的發言冗長,莫名其妙地發火、負面情緒。在進行了分身術法則1和法則2的學習后,我決定跳出來對每位同事的發言進行分析,找到刺激我的點以及我的情緒和言語的反應。
例如:在最近一次員工的晉升競聘會上,我受邀參加,會后大家對此員工是否晉升做了發言。
有的同事說:PPT做的太差,沒有指出現在實際操作工作和未來管理工作的兩個崗位的聯系。如果是以前:我一定會進行爭論,就PPT做的差的表象問題,爭論不休。但是這次,我說:PPT做的差可能是沒有準備好,但是我們這個崗位她來競聘體現她的優秀,同時我們要考慮她本身關鍵素質和潛在能力和此崗位要求的qualifications是否匹配,我們有沒有可能在她的可塑性方面考量,是否能在最短時間內經過培訓和指導,達到競聘崗位需要的管理能力。大家都對我的發言頻頻點頭,也有了解該員工的同事說競聘的同事不太擅長PPT。這就是我從分身術訓練營學到的:第一,對刺激不能立即回應,尤其是我們已經在慣有的思維和回應模式中不斷喂養自己的“小我”;第二,對一件事情,要思考“本質”“目的”。這件事情我們做與不做的目的是什么?分析一件事情現象背后的本質。
第三、設想If……then,如果我是這個應聘的同事,我該如何通過PPT 呈現我的能力,優勢以及未來的工作思路。要考慮其它競爭者的優劣勢、自己的突出能力以及聽眾是誰等等關鍵點。相當于我自己模擬做了一次競聘講演。并且對比他人的表現,找到成長點。
四、 舉例2:作品聲音:四次作業的感受以及鏈接
1. 我的分身術訓練從“積極主動自我覺察表”開始
鏈接:http://www.lxweimin.com/p/8500fe9c53bf
2. 口吐蓮花——可以構建人生的語言——分身術訓練營第1課
http://www.lxweimin.com/p/065dff93d7f4
3. 靜觀其變——分身術第2法則:拉住奔跑的“大象”
http://www.lxweimin.com/p/838354f3f9d0
4. 念起即覺——分身術第3法則:樹立正確的信念,開啟成長的人生
http://www.lxweimin.com/p/87b0a43335a4
最后,雖然分身術訓練營結束了,但是它就像種下的一顆積極主動的種子,隨著每天的覺察、訓練、回顧和分享在慢慢成長。就如永澄在最后一堂課講的:在一起一輩子! 成長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速成,我們只有一步一個腳印,互相攜手,遵守承諾,負起責任,相信有一天訓練營的每一位小伙伴都會變成參天大樹。感恩有你們,我們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