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0 4-15 臨沂營作業
R·閱讀原文片段 《自控力》
24歲的本是個中學老師,教社會學。他有個文學夢想,希望在暑假結束的時候寫完自己的小說。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需要每天寫10頁,每天都得寫。但實際上,他每天只能寫2-3頁。然后,他就會因為進度太滯后而覺得備受打擊,第二天索性什么都不寫了,當他意識到開學前不可能寫完這本書的時候,他覺得自己是個騙子。如果他不趁著暑假有空兒的時候努力寫稿,開學后他還要批改作業,做教學計劃,哪還有時間繼續寫作呢?本沒能取得自己期待的進展,她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應該繼續追求這個目標。他告訴自己,一位真正的作家應該是高產的。一位真正的作家應該從來不玩電腦游戲,只會一直寫作。這么一想,他就開始用挑剔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作品,認定自己的東西都是垃圾。
?那年的秋季學期,本在我班里上課的時候,實際上已經放棄了自己的目標。他來上課只是為了學會怎么激勵自己的學生。但當我們討論自我批評的時候,他逐漸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當他練習在“放棄寫小說”這件事上原諒自己的時候,他首先注意到了放棄抵抗背后的恐懼和自我懷疑。如果沒有達成“每天寫10頁”的小目標,他就會擔心自己沒有足夠的天分或無法投入做夠的經歷去實現“成為小說家”的打目標。他用這樣的想法來安慰自己:挫折只是人性的一部分,不能說明自己永遠不會成功。他想起以前讀過的故事,很多作家在寫作的初期都有過掙扎。為了更加同情自己,本想象自己會如何開導想放棄目標的學生。本意識到,如果這個目標很重要,他就會鼓勵學生堅持下去。他會告訴學生,現在做的所有努力都會讓她們更靠近目標。他肯定不會對學生說:“你騙誰呢?你寫的東西都是垃圾。”
通過這個練習,本找到了重新開始寫作的動力,撿起了當時沒寫完的稿子。他承諾每周抽時間寫10頁,這對已經開學的他來說還算合理,而且他也覺得這樣比較能應付得來。
I·拆書家講解引導
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阻礙,其中最主要的是在實施過程中產生的自我懷疑,以及遇到挫折或失敗而產生的惡性循環。挫折或失敗會把你內心的自我懷疑放大數倍,從而讓你更無力去改變自己,繼續努力完成原先的目標。怎么樣打破這種惡性循環呢?
【A1】描述自己的相關經驗
昨天計劃完成基金從業資格證的科目一教材的第二遍仔細閱讀,但是不知由于什么原因總是靜不下心去學習,可能是不太感興趣,可能是玩心大發,也可能是內心不夠安定。導致周末兩天只看了兩章課程,很是煩惱。
【A2】規劃今后的該怎么應用
把目標量化:
1.今天和明天,學習科目一:今天通讀科目一全書,題庫刷完;明天把真題做完,并整理錯題,加深記憶。
2.周三和周四,學習科目二:周三通讀科目二全書,題庫刷完;周四把真題做完,同樣整理錯題,加深記憶。
3.周五復習兩本書,易老知識點。準備周六周日的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