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仲馬是個非常有知名度的法國作家。世人不僅知道他寫過情節跌宕的《基督山伯爵》,也知道他有個私生子,名小仲馬,創作過《茶花女》。
事實上,不只小仲馬是私生子,大仲馬也是,大仲馬的父親老仲馬也是。老仲馬的父親是白人,母親是黑人。不過,老仲馬不是作家,而是一位職業軍人,最高官階坐到法國元帥。
大仲馬一生浪漫。少年時和大自己八歲的裁縫談戀愛,憑一桿獵槍一路打獵闖進巴黎。雖然到了巴黎兩眼一摸黑,卻在困頓中遇到父親的一位部下,謀到當抄寫員的差事。此后,一股腦地就迷上了戲劇。
大仲馬初到巴黎時巴黎是全世界浪漫主義運動的中心。第一個浪漫主義人物夏多布里昂那時候已經功成名就,成為法蘭西學士院院士。雨果當時不僅在詩歌界而且在戲劇界正呼風喚雨,成為一大批青年粉絲的擁護偶像。德羅克洛瓦更是以一幅感情奔放色彩明亮的《自由引導人民》膨脹著全法國人的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大仲馬很快被巴黎的浪漫主義氣息所感染,并自覺地殺入到戲劇創作中。沒用多久,他也成了巴黎紅人。在他最紅的時候,他的風頭甚至搶過了被后世尊為浪漫主義大師的雨果。
除了戲劇,大仲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通俗小說的創作中,不僅作品頻出,而且質量上乘,很快就為他贏得了令同輩羨慕的知名度。也因此,據說,有些不成名的作家,為了把自己的作品賣出去,主動找到大仲馬,懇求他收購自己的作品。大仲馬有時候也不推辭,按照普通作者應得的稿酬給予收購,然后在作者一欄簽上名,不加修改就送出去出版了,而且,稿酬不菲。
在大仲馬的一生中,按照他的傳記作者的說法,他至少有三次成為百萬富翁的機會。但實際上,到了晚年,他依然在為了掙錢而忙碌。
那么,他掙的錢呢?
首先,作為浪漫主義者的大仲馬喜歡熱鬧,喜歡結交各色各樣的朋友。到了后期,為了追求熱鬧,他還會經常舉辦宴會。宴會規模非常盛大,參加宴會的不僅有他的朋友,還有他的朋友的朋友。很多時候,客人中幾乎有一半的人他以前根本就沒見過。這情景簡直跟菲茨杰拉德在《偉大的蓋茨比》中描寫的一模一樣。可以想象,大仲馬有不少稿費就是這樣被他的“朋友”吃掉了,喝掉了,浪費掉了。
其次,大仲馬喜歡美女。他的身邊很多時候都美女如云。而其中,很多還成了他的情婦。他經常約他們聚會,還帶他們出游。所有這一切,同樣需要用他的稿費做后盾。
再者,大仲馬喜歡美食。對他來講,享受美食即享受人生!由此可見,美食也占用了他一大筆開支。加上,不僅他自己喜歡美食,他還喜歡以美食招待朋友。所以,直到晚年,大仲馬手里并沒有多少錢,盡管,他是一個絕對高產的作家,創作過不下三百部作品,稿費可觀。
或許,作為一個天性浪漫的人,大仲馬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只能過一種天馬行空無拘無束的生活。這也可能就是為什么,小仲馬的母親,雖然為大仲馬生了兒子,卻直到晚年仍然拒絕跟大仲馬結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