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幾天孩子去夏令營了,按說自己沒有孩子纏著,應該很放松才對,可是發現自己內心一直很緊張,工作空閑下來,就會到夏令營的群里捕捉孩子的身影,無奈看到的時常是一條腿,一個后腦勺,或者一個背影,從衣服上辨認著孩子,從動作和偶爾發現的神態上揣摩孩子的狀態,感覺她應該是膽怯的,緊張的,孤獨的,不合群的,不能和小朋友們打成一片,躲著老師,不敢向老師求教,想象中那種縮著的感覺,讓我心里緊張又難過。
發現自己原來一直是以一種緊張的心態,擔憂的眼光看自己孩子的。相信,敏感的孩子,一定能感受到我內在的緊張。盡管我努力做個好媽媽,不發脾氣,不責備她,盡量給她寬松的氛圍,但是我的內心,是有期待和期待不能滿足的惱火的。這種身心不一致的狀態,讓我時而溫柔時而像個母獅子,這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吳蓓老師說,原來她一直反對孩子離開父母,后來她不得不承認,對于有些父母,他們造就的環境實在糟糕,孩子離開反而是一種解脫。雖說我家的情況沒那么嚴重,但是從孩子一聽說有夏令營,并且得知有14天和9天時,絲毫不猶豫地嚷著要去14天的,最后在爸爸的堅持下,選擇了9天的,卻絲毫沒有戀家的感覺。從一個角度說明孩子獨立,但從另一個角度,只能說家里的氛圍,并沒有那么讓她留戀罷了。反倒是我們大人,特別是奶奶和我,每天牽腸掛肚的,今天終于給她打通了一個電話,人家竟然絲毫沒有激動的感覺,三言兩語,就催著掛電話。
掛了電話。自己突然覺得好失落。還是自己面對自己的緊張吧。給一個跟著的老師留言,她回復說,孩子表現很好啊,和小朋友們很能玩到一起。看來,更多的,是我內在緊張的投射了。那個怯怯的,縮著的孩子,其實是童年的我,也是現在的我啊!自卑好多年,盡管學習成績很優秀,但是那種深入到骨子里的自卑感,還是時常擾亂著我。
還是覺察自己的緊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