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重
------讀米蘭·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文/菡萏蓮荷
特蕾莎的反思,是作者對書中結尾的一個富有感性的處理,讓人性本有的美善以女人的內省與自責表達出來。
而生命之輕重,是生命展示的兩個不同態勢,它們存在于有形的世界之中,又幻化在無形的氛圍之下,猶如旅館燈罩上那只蝴蝶,突然閃現的光束讓它慌亂地飛離,剎那間的那種無助與無奈,難道沒有托馬斯與特蕾莎式人物的寫照嗎?
不論是媚俗于政治下的糞便,還是微笑的卡列寧,都在該結束的那一刻,完成了生命的輕與重的更迭,了結一段使命。
生命之輕,何嘗不是牧歌意識下的烏托邦?伊甸園?亞當不識倒映的自己,亦如卡列寧不識鏡中的自己。
生命的輕,或重,它們屬于生命本身?還是帶給屬于生命體的夢境以美、以魘?
微笑吧,像卡列寧那樣,一切皆淡然。
承受生命之輕;
承受生命之重。
圖片發自簡書App
攝影:菡萏蓮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