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挺容易受小事影響情緒的人。前兩天也是發(fā)生了一件小事,有個人談?wù)撐业墓娞柡臀恼麻喿x和流量少,我懟了回去,但是一天都有點悶悶不樂。
我問大喵這個大水瓶,怎樣做才能擺脫別人對自己情緒的影響。他和我身邊幾個水瓶座的朋友一樣,壓根不在意別人的看法和情緒,活得很瀟灑。
大喵想了想,完全不受影響也不太可能,不過容易受影響的人應(yīng)該是因為不太自信吧。
我想起前段時間看了很有啟發(fā)的一本書,里面的一個案例就是一位大學(xué)輔導(dǎo)員年度評估,雖然總體評估很好,但是她對有一位匿名學(xué)生的留言耿耿于懷:“你覺得你配當(dāng)一個大學(xué)的輔導(dǎo)員嗎?” 這句話讓她兩個星期都有點氣急敗壞。
這本書的作者問她:“假如有人問你,你身高怎么才一米二呢?你會怎么說?” 對方回答:“怎么可能,明擺著我一米六五,你說我一米二,肯定是你搞錯了?!?/p>
所以回到剛才的問題上,作者說:“對于身高這件事,你內(nèi)心有客觀而鑒定的自我標(biāo)準(zhǔn),所以,面對別人的評價和質(zhì)疑,你很堅定地就事論事。而對于自己是否配做一個輔導(dǎo)員這個問題,你內(nèi)心并沒有同樣客觀而堅定的自我標(biāo)準(zhǔn)。所以,當(dāng)面對別人的評價和質(zhì)疑的時候,你無法做到堅定地就事論事,也就開始有情緒了?!?/p>
想起這個案例,我忽然意識到:如果對方和我說的是,你英語不好,你工作能力真差,你思維混亂,我還會這樣介意嗎?
我想并不會。
就是因為在公眾號運營、寫作上我沒有一個自我標(biāo)準(zhǔn),才會內(nèi)心產(chǎn)生不安和自我懷疑,情緒受到影響。
◢◤
也是前些天,我問大喵:“你最近好久沒寫文章了哦!接下來會寫嗎?”大喵從事影視相關(guān)的工作,平時輸入信息多,但也需要通過寫作輸出思考。
他滿口答應(yīng):“會的,會的。我也覺得最近狀態(tài)不太好,一直在調(diào)整?!?/p>
我問:“那你打算一周寫幾篇呢?”
他說:“一周寫三篇吧?!?/p>
我:“那你覺得你成功堅持一個月的概率是多少?”
他:“......40%吧。”
我:“那如果你一周寫兩篇,成功堅持一個月的可能性是多少?”
他:“50%?!?/p>
我:“那你覺得要成功堅持一個月,什么樣的寫作頻率你能達(dá)到80%?”
他:“一周一篇?”
我:“好,那接下來你考慮一下以這個頻率寫,到一個月之后需要寫完3-4篇?!?/p>
其實這是一個制定計劃的好的方法,通過這種方法制定的計劃更容易執(zhí)行。
我們常常會一上來就定一些超出我們當(dāng)下實際能力能做到的計劃,比如每天早上6點起床,每天學(xué)英語一小時,每天鍛煉一小時。
但一下把自己拉到這個狀態(tài),不太容易堅持,而且容易反彈。就像減肥一樣,第一周狂餓,很快就撐不住第二周就放棄了。但如果只是每餐飯量減一點,或者一周里有一兩天是吃得很少的,這種計劃更容易執(zhí)行,也不會有那么大的心理壓力。
以上的這個方法只是通過一些問題引導(dǎo),幫助我們找到更加適合自己執(zhí)行的頻率。
◢◤
以上兩個例子,就是我要強(qiáng)烈推薦《活得明白——生涯咨詢的十八個典型》這本書的理由。
作者賈杰老師是一名出色的心理咨詢師,書中的案例都是我們普通人常常遇到的問題,比如容易受他人評價左右情緒、缺乏意志力、沒有目標(biāo)、職業(yè)選擇困難等等。
它能夠幫你在一堆雜亂無章看似無解的問題中,梳理出一套方法論和體系,讓你不再因為一些問題而困惑、煩惱,活得更加輕松和明白。
看完之后,用它里面的思考角度去看一些平時生活中的困惑和煩惱,感覺像是打開了另一扇門。
推薦給大家。希望看完之后都能活得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