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樹這個名字很早就知道,一直未曾關注,聽過他的不少歌曲,格格不入的歌詞,飄灑恣意的旋律,帶著豪情與不甘,并沒有在起初吸引我。最多的關注是后會無期中的《平凡之路》。然后就把他擱置在一旁。當時的自己可能是閱歷所限,帶著年輕的銳氣與激情,總不能理解那些飄逸旋律后的悲壯。
第二首關注的歌曲是《生如夏花》記得這首歌是和旅行團的《生命是場馬拉松》在同一個歌單里。那個歌單是樂觀向上,積極活躍的主題。暴露了那時的膚淺與表面。沒有深入歌曲本身,只是從旋律本身,自己的感受來評價一首歌,輕率的定調。
現在的我,大學即將畢業,在一家公司開始實習,同時,為了免費去臺灣的資格,起早貪黑的為贊助人做企劃。這學期的期中,當我試著脫離這象牙塔時,當我為未來思考時,再聽樸樹,《清白之年》,《no fear in my heart》,《好好的》以及之前的《生如夏花》,除了悲壯,無奈,蒼涼,滄桑,竟然沒有聽出任何從前的從容與積極。
據說樸樹曾被抑郁癥折磨。我想,這是一名理想主義者的共同感受。曾看過考研的各位同學,她們步步為營,有清楚的前程道路。而我選擇了這條坎坷的路,在社會熔爐中錘煉自己,辛苦,而迷茫。唯一得到的報酬,是自由。這是正確的嗎?樸樹也是這樣,為了自由,為了初心,犧牲了學業。不知道當他困頓坎坷時,是否會后悔自己的決定?應該是會的吧,因為他的歌曲已經說明了一切辛酸。
這個世界不缺少理想主義者,也不缺少勇敢反抗的人,相似的人總會相互吸引,也是因為如此,才更珍重彼此。曾經有段時間,不忘初心成為了一個爛大街的詞,很多似懂非懂的人都標榜著這句話。一天進行的各種活動,有問過自己為什么嗎?
上周六,巧合之下,和大姐通了電話,談起樸樹的歌,她還是那樣,不知道她能不能理解做為一個現實的理想主義者的煎熬?當現實就這樣生動的擺在面前,只能把自己的夢想,豪情深深埋在心底。而樸樹的歌,就是一個導火索,把蘊釀了多少次的感受徹底引爆。那一晚,竟然會把負面的情緒宣泄出來,是想到了曾經的兩小無猜,最后也會后會無期嗎?是想到,無論多么絢麗的煙花,終會飄逝嗎?是想到,自己,作為一個平凡的人,沒有能力去保護自己想保護的,想奉獻,卻發現自己一無所有的悲哀嗎?
這時,需要什么?像樸樹公然說“我需要錢”。但我知道,錢只是手段,我需要的是一個時期,可以輕松喝茶,在田間漫步的一個時期,一個和我一樣,卻沒有我的缺點的真誠的人,就像樸樹,用歌曲去表達一種境界,即使這不是一個可以停留太久的世界,依然會開心。這樣的人永遠都存在的,也可能會永遠都不為人所知的,但我堅信,并不是后會無期,平凡之路上,依然能保留清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