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李晨曦:"沒時間的時候,邊跑步邊聽書;有時間以后,打算完整地看一遍資治通鑒"
——偏向于人文歷史領(lǐng)域的閱讀,現(xiàn)階段對近代史類相關(guān)書籍比較感興趣,不久前看完了《北洋大時代》,對于歷史主題在拉開一個時間段以后再去了解似乎會更加清晰,也是因為時間不夠用,開始邊跑步邊聽書…最近購入了《紅樓夢》畫冊版作為閱讀和收藏,也打算擠出時間,完完整整、認認真真地閱讀一遍《資治通鑒》。
金音:"家庭是我們的庇護所;文化即是修為"
——偏向于人文類和管理類書籍,最近在看的是《我們仨》,很欣賞楊絳先生的文字,波瀾不驚中對丈夫和女兒的愛緩緩而綿長地流淌其中,我們每個人終究也都要回歸到家庭這個基本單元當中,去理解這份依戀和愛……楊絳先生的品性也讓我更加認同文化即是修為,我很喜歡一句話:文化是什么?是根植于內(nèi)心的修養(yǎng);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尤佳:"從陪伴孩子看書開始,漸漸靜得下心來閱讀"
——從孩子有學習任務開始,我和愛人約定,在孩子學習時也要一同讀書,剛開始為了節(jié)省時間,也在車上聽書,這樣漸漸地對閱讀產(chǎn)生了興趣。在選書方面,會采納一些專業(yè)類節(jié)目,比如《邏輯思維》里對各類書籍的評價和推薦,最近在看的是《窮查理寶典》,很認同一個觀點:要多學習,然后去做自己認為有把握的事,雖然這本書很難讀懂,但我會堅持讀下去……除去書本,談論文人的話,平常關(guān)注的比較多的文人有:白先勇、林海音和錢鐘書。
劉佳:"在閱讀時,像是和作者在比賽智力"
——比較喜歡看故事性較強的書籍,比如偵探類、軍事類,在推理中像是和作者在比賽智力。最近看完了《大博弈》,揭秘了19世紀初大英帝國和沙俄帝國在中亞這塊領(lǐng)域的秘密戰(zhàn)爭,最近買了英國作家福萊特的《世紀三部曲》,從五個大家族的變遷中再現(xiàn)波瀾壯闊的20世紀,想必一定很精彩。
顧博:"兒子問我曹操是壞人嗎?于是我去買了一套《卑鄙的圣人》"
——記事中最開始的閱讀是從《讀者》開始,那也是青少年時代的回憶。現(xiàn)在倒是受孩子的影響比較多,兒子對三國里的人物已非常熟捻,有一次很認真地問我曹操是大壞人嗎?于是我們?nèi)ベI了一套《卑鄙的圣人》,試著一起去更加全面地了解這個人物。最近在看的一本書是《烏合之眾》,想看一下大眾心理是如何被解讀的。
座談會即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