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熱潮近年來席卷全球,共享經濟有多火?看一看排在地鐵站邊上的一排排小橙車和小黃車便可知曉,更不用說已經成為“獨角獸”的共享打車平臺了。
根據第三方機構最新預測:2016年,共享經濟的交易總額達3.45萬億元。這個數字是什么概念?有比較才有知曉,2016年中國房地產的交易額,達到創歷史紀錄的13.4萬億元。也就是說,誕生僅3年的共享經濟已經在數量級上追上發展多年的龐大房地產體系。
共享單車所制造出來的共享經濟,救活了一大批瀕臨倒閉的自行車制造廠商,并且提供了一定量的社會就業崗位。共享經濟這么火,創業者和投資方紛紛入局,連嗅覺靈敏的保險公司都來“蹭熱點”、挖商機,提前做好戰略布局,與共享單車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協商訂立保險協議,為用戶提供全面的保障。
在共享經濟大紅大紫之下,一個共享經濟模式電商平臺——我的共享圈,也順勢崛起。該平臺由廣州我的免費店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創立,采取F2C模式,削減產品流通中間環節,把節省下來的費用,以收益的形式回饋給消費的會員,收益最高可達購物款的97%。這樣一來,會員的每一次消費都變成了經營,既讓自己得到實惠,又可助他人,只要不斷有消費,所有會員就可組成一個共享商圈,各自購物付出,共同享受經濟紅利。
共享經濟大熱之下,也導致競爭異常激烈,風風火火歷時三四年之久的打車軟件之戰,慘烈的廝殺過后,最終只存活了一兩家平臺。當下如火如荼的共享單車市場,行業人士預測,結果很可能和網約車市場一樣,最終留下一兩家獨角獸企業。
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立于不敗之地,我的共享圈目前正在加速布局,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1、通過打造一場永不落幕的會員推廣大賽,發展會員。
2、開發新供應商,讓優秀會員均有機會成為平臺供應商。
3、調整收益時間,根據大量的數據分析和對當前市場的了解,平臺推出了搶購區,規定收益時間為:399元以下商品,5個工作日;400-999元商品,7個工作日;1000-2999元商品,10個工作日;3000-7999元商品,15個工作日;8000元及以上商品,30個工作日。
我的共享圈上線以來,發展到現在,不斷調整,迎合市場,目前的加速布局,會讓該平臺在競爭中笑到最后么?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