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誠〈論語〉學習筆記271衛靈公第十五26》
【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也,有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ⅰ?/p>
【學習筆記】
今天是丙申年壬辰月庚申日,三月初二,2016年4月8日星期四。
一,錢穆先生的譯解。
1,先生說:"我猶看到官文書上有空闕的字,又有有馬的借人乘用,現在這些都沒有了。"
2,闕,就是缺。
3,史之闕文,史,特指掌書之吏,也就是專門負責記錄、書寫的官員。
史之闕文,是說遇到不認識的字,闕之待問,空在那里以備問好再寫,不妄以己意別寫一字代之,不會輕率地根據自己的理解,另外找個字替代它。
4,有馬者借人乘之。意思是說,馬有野性,不調良,借助專家服習之。借字,等同于藉字,借助專家的能力調良自己的馬。
二,這兩件事有何內在聯系?
史闕文,以待問。馬不能馭,借助專家能力幫助自己調服馬的野性。這兩者都是謹篤服善之風。一屬書,一屬御,這兩樣屬于六藝范疇。六藝,是禮、樂、射、御、書、數??鬃右云渲械臅陀鶅烧吲e例,教育學者和從事教育的人們,勸勉傳承謹篤服善的學風。為什么呢?起因在于,孔子早年還能見到這兩種現象,后來沒見到了,說出來,也說明世風變化。
三,沒有了謹篤服善之風,代之以出現的會是什么風氣呢?
1,沒了謹篤服善之風,那么,代之以出的風氣是什么呢?劉寶楠先生說,是穿鑿。
2,劉備臨死前囑咐阿斗"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是劉備這位大英雄一生的心得,曾子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個善言,阿斗沒有用,不等于劉備的心得沒有道理。為什么說我們值得重視"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因為,心里沒有善的時候,并不是空白的,而是有另一樣東西替代它在那里,那就是惡。比如說,如果不用日課管理"夜不出門"的時間,不僅達不到有意義有價值的目的,而且會陷入無聊的境地。
想想這個情境。
我個人的體會是,杜絕作惡,努力行善。如果努力行善,小惡不斷行不行呢?沒用。真沒用。如此一來,做好事、捐款捐物就變成做一筆良心買賣一樣,對修身沒用。
師父說,光克治不夠,要樹正氣,正氣足了,眾邪消停。
所以,除惡務盡。"三月不違仁",感覺就上來了,正氣就噌噌往上竄。
【學習參考書目】
《四書章句集注》朱熹著
《張居正講解<論語>》張居正著
《論語正義》劉寶楠著
《論語新解》錢穆著
《讀四書大全說》王夫之著
《論語譯注》楊伯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