眺望月亮,我想撿起六便士

圖片發自簡書App

吸引我讀完《月亮與六便士》的是封面的這句話:“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月亮象征崇高的理想追求,六便士這種小面額的硬幣代表著世俗的蠅頭小利。兩者都是圓形,都閃閃發亮但本質卻完全不同。
小說主人公證券經紀人斯朱蘭已近中年卻離妻別子,拋棄已經擁有的身份、地位,追求自己的藝術夢想,貧窮、疾病、孤獨、非議,所有的一切他都毫不在意,只希望能早日到達自己夢想的彼岸。他從巴黎離開去了馬賽,而后又去了塔希提島,最終死于麻風病。在他生命最后的時光,在失明的情況下,他在家中墻上完成了一幅曠世杰作。
有人敬佩他執著堅強,達到了自己幸福的彼岸,實現了心中的理想。也有人批評他拋妻舍子,為自己的夢想,不顧家人的生活與前途。是一種不負責任自私自利的表現。他的固執與專注成就了他自己,也傷害了身邊的人。他置自己妻子兒女陷入困難,他拆散朋友德克的家庭,又逼死委身于他的德克的妻子。他娶了年輕的土著姑娘,卻沒有給姑娘寬裕的生活。
? 文中寫追夢的不只斯朱蘭一人,還有那位在倫敦高大上的圣多馬醫院的天才外科醫生亞伯拉罕。在他進入事業高峰的時候,卻在去埃及旅行時,主動辭去倫敦大醫院外科醫生的職位,甘愿留在小城當個小醫生,勉強維持生計。而在他上大學時一直仰視他、崇拜他,被他遠遠甩在后面的同學——亞力克,卻由于頂替他辭職的位置成為外科醫生,之后飛黃騰達,名利雙收。
? 如果說斯特里克蘭、亞伯拉罕與其他人有什么不同,就是他們比別人更服從于內心,而且敢于拋棄世間的一切名利,去追求風險極大的內心理想。
? 文中有這么一句話:追逐夢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運,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頭看到了月光。
? 也有人認為放棄安定生活去尋求漂泊,是個愚蠢的決定。
文中有句話“做自己想做的事,在自己喜歡的條件下生活,淡泊而寧靜,難道這就是把生活弄得一團糟嗎?當個醫生,每年賺一萬英鎊,有漂亮的妻子,難道這就是成功嗎?我想,成功取決于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取決于你如何看待社會的要求,如何看待個人的要求。”
回首我的前半生,又何嘗不是如此糾結。二十多年來,我沉浸在對教育的熱愛中,深情地眺望我的月亮。很多撿起便士的機會被我忽略,比如家教、兼課、編教輔等等。家里過著清貧的日子。如今我收入翻倍,卻又失了眺望月亮的機會。
我也想冷漠無情,只對一項東西癡迷至深.我也想脫離一切,投入一種事業當中,我也想不收聽世界,只收聽自然,生命和某種冥冥之中的宛若召喚般的聲音,我也想對世界絕情,不受任何人際關系之牽連,像一個赤子一樣,追求理想__但是,我行嗎?????
月亮與便士,不可兼得嗎?沒有月亮我的靈魂無處安放,沒有便士我的肉體無法交待。月亮與便士我都要,只是過程艱難而又漫長。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