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我們通常都會很清楚我們對學生的要求,對學生的期待,我們也都能明白要把他們帶到哪里去,培養成什么樣的人,可是我們時常忘記了審視一下,自己是否擁有了希望學生達到的能力,是否已經到了指給學生的目的地?
? ? ? ? 新的時代,我們培養的學生應具備怎樣的素質,具備哪些核心素養?新時代的課程改革又是如何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怎樣必要的論證,得出了哪些結論,對此又是如何具體要求的呢?針對這些問題,今天上午來自重慶師范大學的博導黃翔老師給我們作了一場精彩的講座。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核心素養這個詞是現階段我們在教研過程中出現頻率最高的關鍵詞。之前鄭州市舉行的歷史教研會中,曾經針對歷史學科對核心素養作過較為深入的解讀,但是從時代背景、國家層面去探索人才培養模式的變化,課程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核心素養的具體要求,相信也只有黃教授這樣幾十年來親身參與我國課程改革,具有高屋建瓴學識的人,才能做到。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黃教授用具體的課程實例,針對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和養成向我們作了具體的介紹。每一個案例都讓我們深受啟發。我們也相信,在這樣先進,科學的課改理念的要求下,我們的人才培養才能更有實效,更符合時代要求,而我們的課堂也將拋開功利主義,靜下心,慢下來,真正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要求和發展規律,做真正立德樹人的教育。
而作為教師的我們,也要有哪些基本的核心素養需要慢慢養成呢?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