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On Writing Well

14 Writing About Yourself: The Memoir

Expressions

Wasn’t America the land of the “rugged individualist”?

rugged? 意思有好幾個,這里指? 堅強的;堅毅的

(of a person 人) determined to succeed in a difficult situation, even if this means using force or upsetting other people

a rugged individualist 堅定的個人主義者

and their fellow travelers would be treated to another thrilling installment.

installment?這里意思是( 連載小說的)一節? ? ?還可以指??(電視連續劇的)一集【SYN】 episode

另一常見意思(分期付款的)一期付款:

例如We paid for the car by / in instalments.我們以分期付款買了這輛車。

I had catapulted out of my context....

catapult? 名詞指彈弓,彈射器

這里是動詞(被)猛擲,猛扔?to throw sb / sth or be thrown suddenly and violently through the air

而且這里是比喻義,這句話意思我翻譯是:我被迫跳出自己的生活環境。

這里的context,事件發生于其中的環境;背景

例句?She was catapulted out of the car as it hit the wall.汽車撞墻時,她被甩出車外。

?(figurative) The movie catapulted him to international stardom.這部電影使他一躍成為國際明星。

Thoughts

Memoir is the art of inventing the truth.

The best gift you have to offer when you write personal history is the gift of yourself. Give yourself permission to write about yourself, and have a good time doing it.

關于自傳,回憶錄,作者又舉例頗多,這次只認識其中兩個。

1.Eudora Welty?One Writer’s Beginning? 這本沒看過,查了下:此書以三分之二的篇幅描述作者自十歲開始的生活,余下的篇幅則講一 個作家的起始和她在藝術上的成長。

看這篇的舉例是這本書的開頭,一開頭就可以看出她所處的家境、她父親的為人。她以鐘表聲帶我們進入她的童年,鐘表的報時聲在樓梯上下回蕩,以聽覺帶出回憶,太美妙了。

我高中看過她的短篇小說集《綠簾》(附贈了她的四張黑白攝影卡片,很會捕捉人的微妙動作),記得里面有一篇叫《回憶》,內容記不清了,但仍然能想起那大串的細節描寫帶給我的一種炎熱夏天海灘初戀的甜蜜又苦澀的躁動不安的味道,寫了視覺,嗅覺和味覺,印象深刻。

她的作品大多取材于美國南方她所熟悉的小鎮生活,寫盡人生之波詭云譎,有平淡庸常之人的樂事,有深淵絕境之客的苦情;或博人會心一笑,或令人心尖一顫;語言與主題珠聯璧合,犀利入骨。

韋爾蒂素以客觀世界的記錄者自居,她的文字就像一部部攝影作品,精準無誤地記錄著當時當地的事件。但引起韋爾蒂更多興趣的是人物的內心世界,而不是外在的景致。她善于捕捉人物短時間內的情緒波動以及在危機時刻的微妙心理變化,誠如她自己所言,“我想跳入他人的頭腦里、內心世界,以及皮膚肌理之中。

2.Frank McCourt? Angela’s Ashes 有三部曲,這是第一本,《安琪拉的灰燼》獲過普利策獎。也讓我想起好幾本類似的寫悲慘童年的美國作家的回憶錄,《布魯克林有棵樹》《玻璃城堡》等等

1930年出生于美國紐約。作為愛爾蘭裔,4歲舉家遷回愛爾蘭,在貧民窟度過苦難的童年。13歲輟學。19歲心懷“美國夢”只身重返紐約,做過酒店勤雜工、碼頭工人、打字員,當過兵,后來考入大學,畢業后成為一名教師,前后教過12000多名學生,曾榮獲美國教育界的最高榮譽稱號“全美最佳教師”,被譽為“老師中的老師”。1987年退休,開始正式寫作。2006年,被授予“約翰?杜威教育獎”。2009年6月,病逝于紐約。

1996年,處女作《安琪拉的灰燼》出版,在幾乎沒有宣傳的情況下,靠著讀者口口相傳,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又一舉獲得普利策文學獎。1999年,“安琪拉的灰燼2”《就是這兒》出版。2005年,“安琪拉的灰燼3”《教書匠》出版。

我高中看過第1本中文版,基本講的是作者童年到少年時代的生活,雖然帶著幽默的筆觸,但我看完還是覺得好悲慘啊,沒有什么比貧窮更糟了。與Trevor的那本同樣讓人又笑又哭,但又很不一樣。聽說英文版用詞很簡單,句子很短,寫得非常有畫面感:-D。

想了想,發現看過的各種自傳,回憶錄還蠻多的。無一例外,我很多喜歡的都不是跨度為一生的自傳(有也是喜歡其中人生一部分的經歷),都是其中的一段或是一大段人生的回憶錄。其實給這些回憶錄以力量的是聚焦的狹窄度。畢竟回憶錄也呈現人生,精選一小部分而忽略大部分有時能更突出,更刻骨銘心。

作者也說,當你嘗試回憶錄寫作的時候就要想得窄一點兒。回憶錄不是整個人生的概述,它是通向生活的窗戶,是像在構圖上具有高度選擇的照片。它看起來像是在隨意地回顧往事,然而卻是有意的構建。作者舉例:梭羅八年間寫過七個不同版本的 《瓦爾登湖》草稿。

最后,挖掘自己的記憶,寫吧,畢竟,回憶錄是記錄真實的藝術。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9,763評論 6 539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238評論 3 428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7,823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604評論 1 31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339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713評論 1 328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712評論 3 445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893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448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201評論 3 35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397評論 1 372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944評論 5 36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631評論 3 34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033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321評論 1 293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128評論 3 398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347評論 2 377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