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這幾天參加了熊貓小課的《職場寫作成長營》,其中,關于邏輯樹這一堂課,我收獲良多,故而在此做一個該課堂的分享和復盤。
? ? ?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其實就是一個信息傳遞的過程,其中,語言的交談,文章的寫作都是一種信息表達的方式,信息表達都遵循著一定的信息傳遞模型。
? ? ? 例如:小張是個文秘,需要替老總草擬一份星期五早上9:00在會議室開會的通知。
? ? ? 那么,首先就要收集“外部信息”,外部信息有:老總的時間安排和打算,其他參會人員能否正常參會的信息,場地安排能否正常安排的信息。
? ? ? 然后,將收集到的“外部信息”進行整理和加工,清楚自己該配合上級意愿做出怎樣的安排。之后,再通過“媒介”將信息傳遞給受眾,“媒介”根據不同情況來選擇,此刻的“媒介”可以選擇的是公司的內部郵件,也可以是可張貼在布告欄上的紙質文件。隨后,受眾看到了郵件或者文件“接收”了信息,并將其理解和“吸收”清楚了公司老總開會的打算和時間,并作出相應的“行動”即行程安排。
? ? ? 期間,清晰的邏輯思維有利于我們從外部信息的積累,到信息整理加工成以文本表現出來的這個過程中至關重要,因為,它能幫助我們理清思路,明確該如何表達邏輯順序。
? ? ? 如果只能用一句話概括邏輯思維,那就是“有條理地組織信息”。
? ? ? 因為,人的大腦更傾向于記住那些有序的、能夠減輕大腦負荷的信息。例如,我們嘗試記住下面一組數字,看需要花費多長時間。
? ? ? “1101? 2306? 1191? 20”
? ? ? 接著,我們再嘗試記住下面的數字,再看需要花費多少時間。
? ? ? “110? 12306? 119? 120”
? ? ? 其實,兩組數字本就是一樣,只是我們將數字整理成自己所熟悉的數字組,大大減輕了大腦記憶的負擔,更有利于理解和記憶,也就減少了信息傳遞過程中的信息流失。
? ? ? 而,“邏輯樹”就是能有效幫助我們整理我們的邏輯思維過程的一種工具。邏輯樹像是一棵“有邏輯的信息樹”,樹根象征核心主題,樹干代表關鍵分支,樹的枝葉則是細節信息。
? ? ? 它主要有兩個功能,第一個功能是梳理已有的信息。例如,《如何烤蘋果派》。
? ? ? 第二個功能是:構建信息。因為,我們大多數時候,更多的是從零開始信息的構建,這要求我們必須理出一個思路出來。而期間,這個理思路以及信息構建的過程,實質上就是在構建邏輯樹。
? ? ? 構建邏輯樹分為三個步驟:1.明確主題;2.窮盡方向;3.層層分解。
? ? ? 我們使用一個例子來理解三步驟。
? ? ? 李雷計劃在2年內買房結婚,本身在一家合資企業上班,工資過得去,經過估算,他覺得自己大概能承受40萬元的首付和8000元每月的按揭,而看得上的房普遍需要70萬以上的首付。那么,為了能夠買得起房,李雷使用了邏輯樹進行分析。
? ? ? 首先,明確主題:解決購房資金問題(即邏輯樹的樹根)。
? ? ? 接下來,從主題出發窮盡方向,列出了4種途徑:降低支付難度、籌款、增加收入、減少支出(即邏輯樹的樹干)。
? ? ? 最后,將這4種途徑層層分解(即邏輯樹的枝葉),邏輯樹得以建成。
? ? ? 之后,李雷可以根據邏輯樹所羅列出來的方案一一評估篩選出最符合當前情況的方案,并在后續過程中給予指導行動。
? ? ? 以上,就是關于邏輯樹的構建方式和使用原則的學習和分享,后續在生活、職場中的各式問題,都可以通過構建邏輯樹來加以分析,理清思路,組織內容。
? ?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邏輯樹的每一次使用都能提高我們的邏輯思維能力,使我們更有條不紊的處理一系列問題。愿你我都能更好地使用這項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