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課里面我們學到信息傳遞模型,了解到三種思維可以幫助我們系統地提升寫作能力,邏輯思維能幫助你理清思路,受眾思維能幫你找準表達方式,故事思維則能讓你講的內容更打動他人。
案例1 :
大劉:“最近我們部門那個數據分析項目臨時調整,不得不提前,公司領導在問我們手頭設計的方案進展怎么樣了。另外我還看見老強回到公司上班了,他說下午1點一定要跟王總匯報這個事。對了,張總建議在近期開一場技術討論會,如果要我去籌劃,可能抽不開身做這個匯報。”
這個表述,一頭霧水!換成下面這個
大劉:“Hi,麻煩你今天下午1點務必幫我向王總做個關于工作進度的匯報。匯報內容是我們部門數據分析項目的設計方案,需要注意的是,這個項目因為臨時調整,已被迫提前了!因為我要幫張總籌劃會議,暫時抽不開身,所以找你幫忙。如有疑問,請聯系我。”
Part 1
如果把這張圖背下來,需要多久?
轉換成下面這張圖呢?
????因為第二次的數字經過有條理地組織,變成了4組熟悉的號碼,大大減輕了大腦的負荷。也就減少了信息傳遞模型中環節5的信息流失,讓接收者更容易理解。而且,有條理地組織信息,對信息的發送者也大有幫助。
怎么樣培養邏輯思維
全球著名的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在分析問題時,最常使用的就是“邏輯樹”。
????邏輯樹像是一棵“有邏輯的信息樹”,樹根象征核心主題,樹干代表關鍵分支,樹的枝葉則是細節信息。
? 它主要有兩個功能,第一個功能是梳理已有的信息。以烤蘋果派的案例為例,對于主題“如何烤蘋果派”,阿慧將信息整理成的流程圖,其實就屬于邏輯樹:
案例2
幫茜茜修改匯報
茜茜是新來的行政實習生,負責會議安排。周三早晨,她向董事長匯報:
“董事長,王總的秘書說王總明晚很晚才能從外地趕回來。劉經理來電說我們的平臺系統出現緊急狀況,他無法參加今天下午4點的會議了。我也問了張總那邊,他說推遲開會沒關系,但這兩天最好不要下午開會。而且,有人預定了明天的會議室,不過星期五是空著的。我建議會議時間改在周五早上10點,您看合適嗎?”
請你先思考一下,可以如何用邏輯樹梳理茜茜的匯報內容?樹干可以是什么?
不過,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從零開始構建信息。這就需要用到邏輯樹的第二個功能——構建信息。而構建信息的過程,實質上就是在構建邏輯樹
案例3
李雷的困境
李雷今年28歲,計劃在2年內結婚。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李雷也在為房款發愁。目前,李雷在一家合資企業做項目策劃,工資還過得去,可是大城市的房價每年“噌噌”地飛漲,實在讓人望而生畏。經過估算,他覺得自己大概能承受40萬的首付和8000元每月的按揭,而看得上的房子普遍需要70萬以上的首付。
為了能買得起房,李雷使用邏輯樹進行分析。
首先,李雷明確主題:解決購房資金問題——即邏輯樹的樹根
接下來,李雷從主題出發窮盡方向,列出了4種途徑:降低支付難度、籌款、增加收入、減少支出——即邏輯樹干。
最后,將這4種途徑層層分解(即邏輯枝葉),邏輯樹得以建成。
面對同一個問題,我們可以確定不同的主題(樹根),例如一開始,李雷的主題也可定成“說服丈母娘無房結婚”,相應的邏輯樹也會截然不同。另外,為了讓主題一步步落實,邏輯枝葉也可當作樹根,構建一個新的邏輯樹。
例如,李雷將“搬家房價低的城市買房”作為新主題的話,也可以建立邏輯樹。
構建邏輯樹三步驟:明確主題→窮盡方向→層層分解。首先確定邏輯樹根,然后拓展邏輯樹干,最后細化邏輯枝葉。 ? ? ? ? ? ??
案例4
構建減肥邏輯樹
減肥這件事,可以從減少熱量攝取、增加熱量消耗、去除身體重量這三個方向構建邏輯樹。
案例5
之前有個同學希望召開一個公司級的運營大會,為了更高效地籌劃準備,她制作了如下邏輯樹。
給大家推薦一些職場中常用的邏輯劃分方式,可以先收藏起來。
但如果按主角來劃分樹干,則可分成“客戶、廠商”;按時間劃分樹干,又可分成“售前、銷售、售后” ;還能按方向劃分樹干,分成“對外、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