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搬家后舊房子那里留了些家具。拖拖拉拉過了年才開始張羅轉手的事情,有個阿姨跟我聯系說看上了白色的家具,想看實物。跟阿姨見面以后攀談了幾句,90年代的國企改制浪潮后,阿姨下了崗,為了孩子上學,夫妻兩個人在沒有技能的前提下,選擇了來這里開土特產店,賣老家的山貨,做的都是辛苦生意。
阿姨說,女兒很爭氣,考上了上海科技學院,學業非常繁重,以前光潔的皮膚去了一年半以后都粗糙了不少,可是女兒自己想學程序拗不住。高三自主招生的時候,女兒有幸被招去了。阿姨說女兒很省,一個月1000元就這么過了,也不買衣服,也不買化妝品,一心都在學習上。說的時候,阿姨滿臉都是幸福自豪的模樣。
這大概就是來這里的外地人一個縮影吧。
為生計奔波,辛苦工作為了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以后有過上更優質生活的可能。交借讀費,陪讀,看著女兒一步步成長,越走越遠。
搬家具的時候,沒有電梯,床,衣柜都是人工一步步樓梯扛下去的,阿姨自己上陣的時候大大方方,絲毫沒有這本應該由男人來做的糾結。也是為了省去那點叫人幫忙的費用,但說起來都是經歷過生活磨難的人才會有的坦誠與爽朗。
看著阿姨聊起他們的土特產,聊起他們的生活的時候,我仿佛看見了兩個面對生活壓力依舊談笑風生的中年人的模樣。
阿姨說,雖然現在的社會物質才是第一位的,能賺錢比會讀書重要,但是閱讀不能放棄,新聞還是要看,只有這樣眼界才不會狹窄,心境才會寬闊。
驚訝的是這是一位在廈門沒有自己的住宅的阿姨,是一位不舍得那些費用選擇自己去搬家具的中年阿姨,是一位出身大山農村,上初中還要自己挑水的阿姨;而不驚訝的,是她有眼界帶孩子離開大山來到城市,是她相信讀書是一件必需品,是她認為心境寬闊是一件寶物。
(二)
搬家后第一次與房東見面是因為簽合同,房東人很熱心,也特別能體諒人,簽合同的時候和我聊了許多,打消了我的不少顧慮。周末去他家做客,與房東夫婦閑聊之時,知道了他們的故事。叔叔出身農村,聰明機靈,高考的時候憑著高分去了985的學校,跳出了農門,畢業以后又是靠自己的踏實努力一步步走到現在,生存不再是一件值得擔憂的事情。
叔叔阿姨的女兒保送去了一流的大學,特別開心也特別放松。也感慨在她小的時候沒有更多的帶她出去走走看看,開闊眼界,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落落大方都是培養的標配之一。叔叔阿姨說,在她不上學的這半年,要送她去實習接觸社會。專業課的學習完全可以在大學完成,但是現在卻可以好好利用時間去成長去鍛煉。
晚上和阿姨在校園里散步,阿姨也來自211的學校,和她交流卻絲毫沒有長輩與晚輩的模樣,特別放松和舒心。阿姨說起和叔叔的往事,有笑有淚有包容有成長。阿姨說她自己一個人從外地來這兒工作,也換了好幾個地方,聽不懂方言。阿姨說和叔叔在一起,也頂住了不少壓力。
其實對于叔叔阿姨現在的生活,一點都不意外。一個堅持從農門跳出的長輩,一個對小輩考不出會計證很憤怒的長輩,一個在幫助孩子選擇專業的時候說,你一定要有一項技能,堅持一定要讓老人特別寶貝的孩子出省去讀大學的長輩,有這樣的眼界,又怎么會讓生活捉襟見肘呢?
這座城市有幾百萬的人口,雖不是一線城市,但卻是愿意留在福建的人們最接近夢想的地方。這座城市的百樣人生里,并沒有誰活得比別人更輕松。年輕人可能留在格子間里加班加到深夜,再穿過這座城市,回到自己可能沒有窗戶的蝸居里。青年人可能丈夫為了事業遠離家鄉去進修,而留妻子一人照顧年幼的孩子。中年人可能為了孩子上學租房陪讀,忙忙碌碌于單位與家中的大小雜事。父母可能為了已經年歲漸長的孩子的工作而操心,又為了孩子的婚事而憂慮。但是無一不帶著對這座城市的期待,對自己和之前不一樣的生活的期待。對未來更好光景的期待。
你愿意承受的現在,就是你期待和可以換取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