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心理學的學習,對自我和他人的理解會更深刻,我突然覺得大多數時候應該是好事,少數時候也許會是壞事。因為通過現象和外在表現,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問題的本質,但偶爾這個本質并不是自己想要的。
自我的五個維度,是武學紅老師的識人的模型,雖然在他看來,并不是完美的成熟理論。但人格理論的研究,不管是統計學研究結果,還是弗洛伊德的人格機構理論,都各自有缺陷性。對于我們這種心理學小白,沒有能力判斷對錯、好壞,只有學習中的真實體驗。
雖然學習還不久,但好像看問題更加通透了。當然只是相較于原來,相信會越來越有趣。
今天我們先學習兩個維度:自我的穩定性、自我靈活度。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關于自我的穩定性
這是考量相對成熟的維度,就好像是描繪一個人的外殼。如果說自我是一個容器,容器的外殼是什么材質的呢?是有彈性的皮膚,還是破網兜,還是樹皮、鋼板、石頭與墻?
近幾年,我一直以為自己的外殼是非常堅硬的,有如鋼板或石頭或墻壁,不受外界的干擾,情緒穩定,工作抗壓能力強,積極樂觀,熱愛學習,喝茶修身養性,我可以是合格的聆聽者,可以是篇外的心理咨詢師,有時又是健康顧問、婚姻家庭指導者,孩子教育專家。朋友們都戲稱我為“雞湯姐“或者“知心大姐“,我也非常樂意這樣的綽號。
我不但有堅硬的外殼,還有一層堅韌有彈性的皮膚,不僅可以承接住情緒和活力,而且還有足夠的敏感度。我非常滿意自己這種狀態。
但昨晚家里發生一點不愉快的事情,我發現自己并不是銅墻鐵壁,情緒波動非常大,且延續到今天。容器的外殼雖硬,但有脆性,或有一條沒發現的放在角落面的裂隙。
自戀的積極自我,開始懷疑自我的真實性。我本來以為經過多年的修煉,已經從感性的人轉變為理性的人,就沒有人能讓我發脾氣,甩臉色的。但事實并非如此。有個坎始終存在,我如何去克服?
我理解的“自我的穩定性”是理性的代表。如果打分的方式來評價自我的穩定性的話,1-5分,你是多少分。我在昨天之前,一定至少給4.5分,但現在,我給自己3分。
雖有那么一丟丟的挫敗,但很快調整過來,說明我上升的空間很大,人總是有缺陷的,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吧!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二、關于自我的靈活度
自我靈活度,像是一個人自我的感性程度。如果一個人夠感性,他的自我就像是流動靈活的,因此可也包括,在關系中,姿態的高低、態度的強硬程度,等等。
自我靈活度高的人都可以比較快速地做自我狀態的調整。可以敏感地感知外部世界,及時做出種種調整。
我們說的自我狀態有三種,分別是父母、成人和兒童。如果能在三種狀態中自由轉換,那是最好的。
如果打分的方式來評價自我的靈活度,1-5分,你打多少分?
我本質上就是一個感性的人,我對自我的靈活度非常自信,1-5分,我給自己4.5分。
自我穩定性,和自我靈活度,像是一對對立的概念。自我穩定性,即在關系中,一個人如何能守住自己的自我不崩塌,而自我靈活度,即在關系中如何能敏感地感知到對方并調整自我。
當然,最好的狀態是,一個人既有高的自我穩定性,又有高的自我靈活度。
三、知識要點復習
第一,人格理論有兩種,一種是經驗性總結,另一種是統計學研究結果。前者就如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也就是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理論,后者有大五理論。
第二,自我的五個維度,是我看人時的一個模型,并不是成熟理論。這五個維度分別是:自我的穩定性、自我的靈活度、自我的疆界、自我的力量和自我的組織力。
第三,自我的穩定性,是一個考量相對成熟的維度,它像是在描繪一個人自我的外殼,你可以問問自己,你的自我如果是一個容器,這個容器的外殼,是什么質地的,是有彈性的皮膚,還是破網兜,還是樹皮、鋼板、石頭與墻?
第四,自我,發生在關系中,這五個維度,是在考量關系中的“我”或“你”,例如自我穩定性,是一個人在關系中守住自我的因素,自我靈活度,則是一個人在關系中感知對方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