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城這幾天熱的要命,又趕上是旅游旺季的暑假,到處是人,即使躲進博物館內,雖說涼快了些,但人仍舊不減,本來是個安靜陶冶情操的地方,現在倒是有些人聲鼎沸,摩肩接踵的味道了,索性又走出了博物館,信步走向了大街。
? ? ?既然是信步,也就不關乎街道和地名了,不知不覺拐到了一條小巷中來,一進巷子,涼爽的感覺令我渾身的舒坦,路兩邊槐樹或高聳或低垂,樹蔭滿地,陽光斑駁迷離,微風輕吹,卻看不到枝條的晃動,此時槐花下落時節,花自枝頭三三兩兩的落下來,有的直接落在了地上,地面一片典雅的白色,又顯出一點淡淡的黃色,令人不忍踩踏;有的落在了藍色或者白色的小轎車上,如同給車子穿上了一件儒雅的裙裝,頓時令剛猛的的車身有了些許的溫柔;有的花兒直接落在人們的身上,無論蹣跚學步的小姑娘還是叼著煙嘴兒的老太太頭上都頂著兩朵三朵的花兒,我甚至偷偷的想,要是沒有人的時候,老太是不是也如同魯迅先生筆下的留學生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呢!有位身穿淡黃長裙的女子正在自家的門口的花兒掃進簸箕里,一小堆的花兒挨挨擠擠,我不知道這是否又是林黛玉一般的女子。
? ? 槐 樹上落下的 花兒是讓人憐愛的,樹下的草本花葉也十分旺盛,我不知道這些花草的名字,但長柄大葉,葉脈清晰,葉片也肥厚濃綠,我忍不住伸手去撫摸一下,光滑的的質感如同孩子般的皮膚,若是雨后定是清新脫俗。有些人家也把一些用舊時的陶花盆栽種的的蘭草或者微型的荷花盆景也排列在院墻之下,綠色的葉,粉紅色的荷花,背景是老北京四合院常有的灰色磚墻,那份和諧便長進心里去了。如果你蹲下來仔細查看,又或者耐心的等待,你一定會看到有穿著彩色盔甲的蟲子從這株草爬上那朵花,翻越它的山山水水去尋找它的幸福,這是一片動靜相諧場景。
? ? ? ?小巷里的人家不是很多,樹下面,道路兩旁的房子卻極富有老北京的味道,大門口兩三級臺階,多是長條青石,黑漆或紅漆大門,鐵把手,顯得渾厚實在,沒有上海街道邊的鐵藝味道。門頭高挑,門板頂部的橫梁多繪有彩畫,題材豐富,有的是喜鵲登枝,有的是松鶴延年,畫風簡潔。連接大門和房子的墻面多灰磚砌成,磚多薄而寬,中用白灰細抹。墻面平整墻體,墻體或高或低各家不一,但總有樹枝伸出墻頭探到街上,但不是紅杏啊,而是左突右彎的棗枝多一些。有蟬聲從葉叢中發出,走近時,叫聲卻忽然停了下來,我也停下來等待它的再次發聲。見一家大門虛掩,我忍不住想到院子里看看,推門而進,正看到一位老大爺正躺在走廊的躺椅上搖著蒲扇休息。我說明來意,大爺卻見怪不怪的笑著說“沒事的,常有人推門進來的。”院子不大,少了南屋,庭中只重了棗樹和石榴樹各一棵,棗樹粗壯高挑,正是把樹枝伸到街上的那一棵,石榴樹茂生,下掛一個鳥籠,有一只畫眉在里面上竄下跳著,偶爾也斜眼睛看看我這位不速之客,讓我想起了朱耷的畫作來。我坐在老人身邊喝茶,聊聊這一片的居民,聊一聊小巷的由來,頗有幾分把酒話桑麻的味道。
? ? ? 辭別老人出門時已經臨近黃昏,巷子里的風大了一些,樹枝搖曳,街頭上下班回家的人也多了起來,而仍是落花滿地,花香滿巷,蟬聲依舊。我想,這才是老北京的味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