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是想參加完BM大本營一周年慶后的分享文章里提及小六,后來發現篇幅過大,索性單獨寫一寫這位在2016年迅速崛起的來自三線小城市的大男孩。用他自己的話說——站在風口上飛起來的豬。
我向來欣賞聰明又努力的好青年,恰好小六就是這樣一枚好青年。更何況,他拼了命地努力,并且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令人忍不住咂舌感慨。
一、最初的“偶遇”
還記得今年6月6日的“選擇自己”公眾號的微課——《如何構建知識體系?1年讀透100本的高效學習秘籍》。主講人就是小六。他分享他如何開始寫作,展示了一張PPT中有一副圖片:電腦文件夾里的截圖,密密麻麻滿屏他寫的文章文檔。他說,不要去想找什么方向、自己適合什么類型,你只管寫!寫多了,自然就知道了。
作為一枚中文系畢業的偽文藝青年,面對一個如此勤奮寫文章的理科生,實在汗顏。更何況,那些埋在我心底的句子、段落,不斷地敲打我的內心。所以,聽完了小六的分享,我決定重新拿起筆書寫文字,這一次,要走遠路,一生不離棄文字。
二、“欽點”小六
聽了許多免費微課以后,我開始不滿足于蜻蜓點水般地淺嘗輒止,也開始接受:付費就是撿便宜,知識時代,為知識付費的理念。
我購買的第一個付費課程就是小六的“知識管理訓練營”,單價是249元。據說最初是199元,后來每一期都在漲價。小六的聲音好聽,有著天然的中低音,講課的速度很快、信息量巨大,需要反復回聽才能跟得上記筆記。
也正是因為這樣“欽點”式的系列付費課程,讓我對小六的知識管理水平和“產品人”的思維陷入了思考:三十歲后重新活一回的小六,身體里巨大的能量,骨子里澎湃的意念,講到嗓子出血的拼命三郎,都令人肅然起敬。
秋水老師也曾說,你的底氣來源于你的優秀,而你是否優秀不是你給自己定義優秀就是優秀,而是可以通過世界和他人進行檢驗的。當有一天你變得優秀,那么你的能量團就會很巨大,那時候你也就無所畏懼了。
你的內心對“優秀”的渴望有多么強烈,那么你的努力就有多么擲地有聲。
三、主動“求見”
這次參加BM大本營周年慶,終于見到了傳說中的“六神”,真實率真的小六。
我是那種不想刻意去主動鏈接的人,一來自己實在還不具備可以交換的資源;二來怕成為那種“無腦”粉絲,給喜歡的人帶來困擾。所以,在餐桌上,我并沒有一開始就跟大咖們熱絡地暢聊,反倒是飯局進行一半,小六不知什么時候跟我們這座的姑娘聊起來,我也趁機表達了一下敬佩。
然后,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小六主動坐到我身邊跟我聊起寫作和創建個人品牌的事兒來。一咧嘴就是一口12顆牙齒曬太陽的既視感——充滿了夏日般的陽光感覺。我講了一些我的困擾,他苦口婆心地勸我馬上開通個人公眾號。
我也是夠聽話,或者好聽點的說法——行動派。11月5日參加完BM大本營的活動后,11月6日就開通了個人微信公眾號。雖然目前只有可憐的38個粉絲,但是,已然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近距離地接觸令我佩服的好青年,有種“見面一小時可以縮短一年網絡鏈接”的感覺。那種真實、面對面的溝通和接觸,讓一種鏈接真正意義上發生,這感覺很奇妙,唯有你真的邁出那一步見到了他們才能明白我的所寫所思。
今日小六在公眾號里更新的文章提到人脈圈,那些僅僅停留在“你好”就沒有然后了的人脈并不是真正的人脈。即便你和大咖相互加了微信,也并不意味著你就真正與大咖產生了鏈接。
唯有自己變得優秀,才能期待與大咖們產生真正意義上的鏈接。小六從一個三線小城市通過寫作和知識管理創建了個人品牌,通過不斷地分享和培訓拓展了自己的業務,更因為這樣自然而然地選擇了辭職并搬遷到深圳繼續闖蕩,而這些改變不過是僅僅兩年左右的時間。怎能不用“奇跡”去描述?
我的內心深處,在一個必然存在的角落里投射進了一束光。這光一旦照射便足以激活塵封已久的內核。現在的我,只有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