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你會不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呢,當你想跟你的意中人約會,如果你直接問她“周六有時間嗎”,你并不一定會成功,她答應或者拒絕的概率各占50%,當然如果她對你也有好感就另當別論了。這個時候你應該怎樣提高自己約會的成功率呢?其實只要換一種措辭,就可以得到“ok”的答復。你可以嘗試這么說“有家很有名的意大利餐廳,現在只能訂到周五或者周六的位子,你哪天有空?”這樣一來,對方就會從你說的這兩天中選擇一天,不管選擇了哪一天,只要她做出了選擇,你就能成功的約到她。
佐佐木圭一在《所謂情商高,就是會說話》這本書中提到,措辭就像做菜,是有譜可循的。只要掌握了菜譜,任何人都可能做出美味佳肴。而這本書就是佐佐木圭一寫給大家的“措辭菜譜”,書中作者寫了大量的例證來幫助大家在實際生活中輕松運用這些措辭技巧。
作者在本書將措辭技巧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是“7個突破口”和“8個技巧”
所謂“7個突破口”,就是(1)投其所好(2)儆其所惡(3)選擇的自由(4)被認可欲(5)非你不可(6)團隊化(7)感謝
所謂的“8個技巧”,就是(1)驚奇法(2)反差法(3)赤裸裸法(4)重復法(5)高潮法(6)數字法(7)合體法(8)頂點法
據統計,一個人平均每天會求人22次,有些請求得到的回答是“yes”,而有些請求卻是“no”,那怎樣能提高得到“yes”回答的可能性呢?首先你不能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其次是要揣摩對方的心理,最后要考慮符合對方利益的措辭。比如你從老家帶來很多柑橘給家人吃,有時候家人吃膩了,而你又不想讓剩下的白白爛掉,這時候你不應該直接說把剩下的都吃掉,而是要揣摩對方的心思,比如到了冬天容易感冒,大家都不想生病,而多吃柑橘能夠有效地預防,這個時候你就對家人說多吃柑橘可以預防感冒,這個時候家人就樂于繼續吃柑橘,你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作者將把“no”變成“yes”的技巧概括為“7個突破口”
1. 投其所好;“抱歉這件衣服就剩這一件了”,當你看到一件自己喜歡的衣服卻聽到銷售這么說的時候你的第一反應可能會是“這是別人挑剩下的吧”,但是如果銷售換種言辭“這件衣服很受歡迎賣的特別快,這是最后一件了”,此刻你的反應可能就轉變成“最后一件再不買就沒了”。這樣的措辭就是成功利用了“投其所好”的突破口。
2. 儆其所惡;大家在平日也許會看到類似的警示語“請勿摘食”,這是希望別人不要摘自己種的水果,可盡管如此,還是會有人摘。如果將警示語的內容換成“已打藥,請勿摘食”,這樣一來,就沒人再敢摘了。傳達這樣的信息,就是“儆其所惡”,明確地警示對方,你覺得不錯的東西其實存在看不見的壞處。
3. 選擇的自由;這個突破口的關鍵在于,要給出對方兩個合適的選項,無論對方選哪一個,自己的目的都能達到。比如在餐廳吃完飯,侍者想通過賣出甜點來提升自己的銷售額,會前來問你“甜點有芒果布丁和抹茶冰淇凌,您想要哪一個?”這樣一問,有些人就會不假思索地從中選擇一個,因為當人面對兩個或者更多選項時,一般都會下意識地從中做出選擇。侍者的賣出甜品的目的也就達到了。同時,這種“選擇的自由”也會讓對方產生“自主選擇”的意識,被迫的感覺會減少很多。
4. 被認可欲;如果你的丈夫在家里從不做家務,你開口要求他干活兒的話,丈夫基本會拒絕,這時候調整下你的措辭比如“你能夠到高的地方,可以把窗戶擦得更干凈,拜托了”丈夫一聽你這么說,就會躍躍欲試了。這就利用了“被認可欲”這一措辭突破口,“被認可欲”也可以解釋為心理學上的“尊重需求”,即一個人能做出與他人的期待相應的成果。
5. 非你不可;通常人們只要聽到“只有你是特別的”,就容易被說動。“非你不可”就是告訴對方:別人不行,你才是被選中的人。聽到這樣的話,一般人都會感到一種僅限自己的優越感,從而樂于回應對方。
6. 團隊化;“一起做怎么樣?”先不管做什么,光是聽到這句話就會令人感到愉快。女性之間被問到“一起去洗手間不?”一般人只要沒什么事兒,都會欣然同行;男性之間被問到“一起去便利店不?”就算不想買什么東西,也會不由自主地跟著去。這就是“團隊化”這一措辭突破口。喜歡和別人一起做事是人的本能,利用好這種本能,就算是麻煩的請求,也比較容易說動對方。
7. 感謝;在請對方幫忙時,提前說“謝謝”,對方在聽到“謝謝”時,會在一瞬間隱約產生信賴關系,所以大多數情況下都不好意思拒絕。這種情況也可以用心理學上的“互惠式好感”來解釋,即一個人接收到好意,就會產生向對方回報以好意的心理。這就是“感謝”這一措辭突破口。
作者在本書中將措辭比喻成做菜,珍饈佳肴并不是憑空出來的,而是按各自的菜譜做出來的。只要有了菜譜,就算達不到專業大廚的水準,也能做出大廚的味道。正如做菜有菜譜一樣,措辭同樣也有譜可循。
下面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作者的“措辭菜譜”即“8個技巧”。
1. 驚奇法;這是一個可以瞬間完成的菜譜,只要在想傳達的內容中加入表示驚奇的詞,就能構成警句,比如“啊!真是我的摯友啊!”人都喜歡驚奇,同樣的內容,在吃驚的時候能給人留下更強烈的印象。
2. 反差法;將想要傳達的內容,與“反義詞”放在一起,就能形成令人印象深刻的信息。比如“好像在做夢,可又不是在做夢”“天不造人上人,亦不造人下人”。這跟心理學里的“得失效應”類似,在人際交流上,最初的評價是消極的,但在不經意間看到積極的一面,評價就會猛然漲高。
3. 赤裸裸法;這是令人臉上發燒、難為情的、暴露自我的“措辭菜譜”,能夠讓你創造出自己從沒寫過、充滿人情味的、吸引人的話語。比如“好吃得腦中一片空白”別人一聽就知道你吃了無法形容的美食。所以當你確定了自己想要傳達的內容之后,把自己身體的反應赤裸裸地變成話語。
4. 重復法;這是一種非常簡單的“措辭菜譜”,一句話重復一遍,就會留在對方的腦海中,你需要做的只是重復想要傳達的重點。這個是短時間就能完成,而且非常有效的“措辭菜譜”。
5. 高潮法;當人們讀書時看到“——”或者“……”的時候,就會想“接下來會發生什么呢?”這會引起讀者產生仔細閱讀的欲望。在談話中,能讓對方覺得接下來的話很重要,必須仔細聽,從而集中注意力。
6. 數字法;在語句中加入數字,能夠增強說服力,尤其是在商品名或者介紹中加入數字,不僅在視覺上更醒目,而且還會使內容更容易理解。比如“3分鐘烹飪”“30分鐘讀完一本書”。
7. 合體法;世界上很多新事物,大多數都是由兩個事物組合而成,比如“清涼商務”“洋蔥閱讀”等,在使用這個技巧的時候先選擇主要核心詞,比如洋蔥閱讀中的閱讀就是主要核心詞,其次再準備大量用于替換次要核心詞的同義候選詞,最后進行組合。這里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要選擇前所未見的單詞,說不定你就可以創造出下一個流行語。
8. 頂點法;這個“措辭菜譜”就是向對方傳達:這個相比其他的是“最好”的。人們總會對位于頂點的東西產生強烈的興趣,比如我們都知道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是誰、世界第一高峰是哪一座,那第二個登上月球的、第二座高峰是哪個,恐怕很多人都說不上來。
以上就是給大家介紹的《所謂情商高,就是會說話》的主要內容,如果你想提高自己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措辭能力,那就將上面介紹的技巧運用在實際生活中,你會發現改變總在不經意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