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時代的某個節點開始(可能是所謂的產業革命?),加速按鈕被按下,信息的流動越來越快,各行各業和社會極速的發展和變化,財富和各種資源在越來越激烈的爭奪中流向少數人手中。
人們開始了一場主題鮮明的競賽。
緊繃的神經從出生開始就拼早教,幼兒園,培訓班,小學,中學,大學,拼房子,資產,工作,孩子。。。
各種培訓機構和媒體也都瞅準了機會,靠傳授擁有比別人成功更快的捷徑和技能,大賺一把。。。
更多聰明人直奔主題,處于行業食物鏈的上層金融業因此也顯得更高端和炙手可熱。
熙熙攘攘,競賽的生活,如此熱鬧、蒼白。腳步無奈的緊跟著社會的潮流奮力前進,不敢休息,擔心慢了一步會落后假想的對手或流落社會的底層。
這真如同大家都經歷過的公交車搶位子,搶房子,搶黃金,搶。。。在大眾一哄而上的情況下,你到底要不要跟著上。
在這過程中,道德,藝術,精神,意義,甚至生死,都已無關重要。
攀比的路,沒有終點,如同機器加速停不下來。如此拼搏,恍惚間讓人覺得人生的路很長很長,沒有終點。社會這么快速的運轉下去,會變成什么樣子?
想起小時候看過的“機巧之心”的故事-----
子貢南游于楚,反于晉,過漢陰,見一丈人方將為圃畦,鑿隧而入井,抱甕而出灌,愲愲然用力甚多而見功寡。子貢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見功多,夫子不欲乎?”為圃者仰而視之曰:“奈何?”曰:“鑿木為機,后重前輕,挈水若抽,數如泆湯,其名為槔。”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聞之吾師,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于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吾非不知,羞而不為也。”子貢瞞然慚,俯而不對。
————《莊子?天地篇》
那時家里種地,深知勞作的辛苦,所以當時看這個故事非常不理解:用機械多省事,不用那么辛苦。
隨著長大,田地和工廠都實現機械化、自動化、機器人,,節省的時間和精力,人卻用在了煩惱和抑郁上。。。
對古人安于幾千年的科技落后有了幾分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