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做為地理課堂導入是一種常見的教學形式,比如《我們亞洲》之于亞洲,《江西是個好地方》之于江西,配樂版《望大陸》(于右衽作詞)之于臺灣,《長江之歌》之于長江,享受音樂同時還可以欣賞美圖美景,學生學習熱情很容易被點燃的。
本人五音不全,關(guān)鍵是什么調(diào)都唱不上去,對流行音樂的麻木可想而知,課堂中用來用去就那么幾句,很難讓學生引起共鳴。
1.稱青藏高原為“呀啦索”,因為歌詞有這樣一句:“呀啦索,那就是青藏高原……”(調(diào))太高了,(唱)不上去,我有點缺氧。
2·哪一頁。布置作業(yè)學生愛問“哪一頁”(不行啊,“那一夜”,音高唱不上去);記筆記時愛說“老師再報一遍”(你太胖,抱不動。)
3.“起來”“前進、前進、前進、進”。升旗時間與整輪太陽出現(xiàn)相始終,與國歌首句驚人相似。
4.“讓我們蕩起雙漿”。等高線過于稀疏不宜漂流,只適合“讓我們蕩起雙槳”。
5.“陽光、沙灘、仙人掌,還有老船長”(外婆家的澎湖灣)。講三S旅游資源時多用之。
6.“深深的腦海里”(我的歌聲里),基礎知識必須記憶。
7.居大山,見到心儀對象,“見面容易拉話話難”(苦悶?。T趺崔k呢?唱起來:“對面的女孩看過來”,結(jié)果呢?“這邊唱來那邊和”(日久生情了)。
8.“大河向東流啊”(水滸傳),“滾滾長江東逝水”(三國演義),說明中國地勢西高東低――水往低處流。
9.“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葬花吟),“北風那個吹,雪花那個飄”(白毛女),冬季風也。“我家住在黃土高坡,風從那吹過,不管是東南風還是西北風……”季風也。
10.“冬季到臺北來看雨”,講中國的雨極――火燒寮。
11.“地球自傳一次是一天”“地球公轉(zhuǎn)一次是年”(愛你一萬年)則更簡單粗暴!
12.“莫斯科沒有眼淚,大雪紛飛”(俄羅斯冬季雪期長)
當然,我所見過最經(jīng)典的歌曲運用,是拿《甜蜜蜜》解說成語“不名一文”,漢文帝對黃頭郎鄧通的思尋,那種迷惘,夢境一般,貼切,逼真,簡直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因為這個成語和這首音樂,還有上課時偶爾使用音樂教學,才有了上面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