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參加培訓,聽了很多關于移動學習的講座和分享;小伙們就移動學習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因為小伙伴們來自山東省不同地市,現實情況差別還是很大的,不同的情況下如何合理的利用信息技術切實提高教育質量是我們也是一線教師一直以來探索的問題.
專家啟發
邊老師的快課實踐
來自淄博的邊文艷老師分享了她使用快課工具平臺提高教育教學效率的經驗.邊老師是一名初中數學老師,在信息技術與課程融合進行了十幾年的探索,堅信只要合理的使用技術一定能夠教學質量,為此邊老師進行了扎實的實踐,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數學成績.給我們深刻的啟發.快課工具邊老師使用了有4年了,在邊老師深入挖掘合理設計之下,讓人們認識到快課這樣工具在教學中的有效性.
邊老師真的到了拈花飛葉皆可教學,拿起搬磚也可稱霸群雄的地步了.技術本身其實是中性的,只有合理的使用才能夠發揮威力,而且日常教學中的技術運用其實沒有定規,雖然有一些共通的做法,可如果強制所有人使用相同的技術手段教學,無異于讓所有人用相同的流程給病人做手術,這是相當可笑了.
李梅校長的電子白板實踐
我本科時期就有接觸電子白板,但是一直沒有認真的鉆研使用,沒有認真挖掘電子白板的使用。然而李老師四年來一直深入的挖掘電子白板在教學中的使用,使得大量電子白板避免淪為大屏幕的命運——不是電子白板不行——而是我們壓根沒有用心去研究。李梅老師的團隊歸納出了系統的電子白板優化教學的經驗,給予我非常深刻的啟發。
電子白板具有肥強強大的課程資源整合能力,保留教師上課痕跡,便于教師回顧;李老師還提到跟傳統課堂不同的是,電子白板的授課是非線性的,這樣我們就隨時根據課堂的生成來選擇相應的教學內容,不會被傳統的線性授課所局限。
丁教授的講座
丁教授用精彩的展示演示了手機在課堂中的運用,展示來我們可以利用豐富的手機APP改善我們的課堂。網絡上有豐富的資源,無論是軟件還是微課,有時候拿來主義也是非常有效的。
雖然我省各地發展非常不均衡,但是手機還是拿的出來的,這給我帶來了豐富的啟發,而且某種程度上,電子白板是可以用手機來代替的,這樣即便沒有電腦的地區都可以利用手機作為課堂展示的工具了。
話屏
其實青島在幾年前就有意放緩電子書包的推進了,因為實際運用效果沒有理想中的好,而且耗資甚巨。
黑板
最初的時候我們用黑板教學,黑板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看做屏幕,如果我們把屏幕當做呈現信息的介質的話。
投影儀
再后來,有了投影儀,技術手段開始得到重視,我們利用投影儀展示幻燈片,教師的工作量得以減少。
教室多媒體
這個時候多媒體開始廣泛普及,隨著班班通的大力推進,幾乎所有的學校都配備了投影儀,電腦和實物投影.
電子白板
觸摸屏
有90%以上的電子白板配備之后淪為了大屏幕的命運,導致人們認為電子白板沒什么用,開始升級為觸摸大屏。
在上面的情境里基本上是電腦+顯示屏兩個屏幕,而且兩個屏幕只能同步顯示,也只能單向的像學生呈現教師打算呈現的內容,內容的呈現基本上是線性的;除了利用實物投影,如果要呈現學生的內容,比如學生的課堂作業需要經過繁瑣的步驟,拍攝找遍,加入ppt,然后再屏幕上展示.
然而即便是實物投影,能夠跟教學整合的也比較少.
電子書包
再后來,電子書包開始興起,以期能夠當堂反饋學生掌握情況,隨時把學生屏幕投射到大屏幕,然后方便布置作業得到了教師們的認可.
這個時候出現了多屏互動,教師手上的平板,學生的平板,教師的大屏幕之間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真正的實現了通過信息技術改變信息信息流動和傳播的方式
我始終認為信息技術對課堂的改變在于,利用技術手段改變信息傳播和流動的方式,對傳統的教學流程進行優化,從而提高教學效果,這才是信息技術支持的教學環節優化.傳統的電子書包往往傾向于,優化課前,課堂以及課后作業等整個環節,追求大而全,然而往往很難做到盡善盡美符合一線教學的需求.
我一直覺得,教育信息化不應該追求windows那樣大而全的軟件設計,而應該追求linux工具哲學,小而精,而且工具之間可以良好的協作,軟件公司悶頭做出的產品未必然符合一線教學需求,更何況有諸多公司為撈金而來,并沒有心思開發真正好用的教育信息化產品,甚至有的糊弄招標審核專家,這很無奈,畢竟教育系統就是傻白甜,人傻錢多好騙.
多屏互動
這次培訓,手機的運用給我帶來新的思路,那就是多屏互動,從多屏互動的角度我們來思考手機等移動設備在一線教學中的應用.
直到電子書包出現之前學生只能單向被動的查看屏幕,很難與屏幕有效的互動;教師與屏幕的互動也只能通過鼠標鍵盤翻頁筆,最多用鼠標做批注,而且不能夠保留痕跡;電子白板的出現,使得教師擁有了更多的講課手段,也能夠保留課堂痕跡,整合各種資源.
而電子書包的出現,足夠強大的電子書包的產品,某種程度上教師端的軟件具有電子白板的功能了,而我覺得也許現在可以替代電腦運行電子白板的軟件
從屏幕的角度來看教育信息化
從多媒體到電子書包,最大的差別在于,學生手里有了屏幕,可以跟教師的大屏幕進行交互,教室的大屏幕是集中展示教師/學生資源的工具,現在技術手段允許學生在屏幕上展示自己的內容,雖然需要老師控制,這也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了.教師跟大屏幕互動的手段也從從鼠標鍵盤翻頁筆到移動設備.
當然本文更多的是從教師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鋪墊已經完成,下面開始言歸正傳.在開始之前先看一個圖:
我們從師生以及手里有無屏幕來考慮這個問題,探討不同情形下如何利用移動設備改善教學.
教師有屏幕學生么有
這個時候有兩個情形,傳統的多媒體,這個不在本文討論之列.
這種情形下我要討論的時候,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教師如何利用自己的手機和平板開展教學.這種情況下也分為有網絡和無網絡的情況.
無網絡
在沒有網絡的情況下,教師可以用自己的電腦設定wifi,然后手機與電腦屏幕進行互動,這樣的多屏互動工具還是很多的,最理想的情況是,教師借助手機可以完全的操控電腦同時可以展示手機屏幕內容,這樣就可以利用手機上的軟件進行教學展示,這也是丁教授在教學中展示的內容了.
最簡單的形式就是教師把手機投射到屏幕,然后通過手機操控大屏幕,這樣教師就可以從講臺解脫出來,有更多的精力觀察學生.
其次是把手機畫面投射到屏幕的同時,也可以操作ppt或者電腦上的其他軟件,更進一步把手機當做移動的實物投影和移動的電腦,運行的是類似電子白板的軟件.
同時隨時可以把學生的內容拍攝投射到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