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搞定1》(P41-43)
目標:掌握捕捉收集任務的技巧
R閱讀原文
百分之百的捕獲一切“未盡事宜”
你需要尋找和收集你世界中的一切未盡事宜,無論大小、輕重、緩急,只要是那些等待處理的、需要改進的、引起注意的事物,都要收集起來。
在你讀到這里的時候,許多事物正處于收集之中。信箱里收到了新的郵件,工作籃中添加了新的備忘錄,電腦中收到了新的電子郵件,語音信箱收到了新的留言。但與此同時,你也正在從周圍的環境中收集引起你注意的信息,并存儲到自己的大腦,而且大腦自己還會不停地思考,時不時的形成一些想法和主意,他們也需要你的關注。這些信息不像電子郵件那樣醒目,但他們也是“材料”,需要用某種方法對其進行處理,所以也是收集的對象。比如:在記事本上記錄的某些決策,應該盡快付諸實踐;在你書桌的抽屜里,某些不好用的文具需要修理一下或者干脆扔掉;在你的咖啡桌上,放著一些過期的雜志——這些全部屬于“材料”的范疇。
一旦你給某一事物貼上“需要做”或者“應當做”的標簽,它就變成了一件“未盡事宜”。當然,未盡事宜還包括所有正在處理中、尚未結束的事物,以及那些你已經實施但尚未最終確認完成的事物。
為了正確地管理這些“未盡事宜”,你需要暫時把它們全部放入一個“存儲器”中。等到有時間的時候再來確認他們到底都是一些什么樣的問題,需要如何處理和解決。為了確保這個收集工具的有效性,你必須定期清空這些“存儲器”。
如果你想大腦也當作一個“存儲器”來看待的話,那么很有可能各種“未盡事宜”現在就已經被你收集起來了。但是如果無法找到一個可靠的外在體系對他們進行直接管理,那這些事情必定會藏匿于你腦中的某個角落,并且無法有效的定期清空。事實上,如果你沒有把某項任務放入你的工作籃,那他就一定存在于你的大腦當中。我們在這一階段所要做的,正是要確保一切必要的事情統統得到了收集,并且存儲在你的大腦之外的某個地方。
I:捕捉收集任務的技巧
1.收集:分清大小、輕重、緩急的事物,待處理的、待改進的、引起注意的事物都要收集
2.儲存:把收集到的“待辦事宜”儲存起來、整理一下
3.處理:找到合適的時間把儲存的待辦事宜一一處理
4:清空:如果“待辦事宜”沒有被收集解決的話它會一直會隱匿在你腦中的某一部分,所以處理待辦事宜之后就是在腦中清空了
A1
這幾天忙的暈頭轉向的,家里臟衣服堆了一堆,衛生也沒打掃,每天回到家看到那些臟衣服就煩,還累的不想動,懶得洗,看著家里哪哪都亂,心里燥,根本靜不下來打掃,這對于一個處女座的人來說尤其的煎熬
A2
本來只是一些小事情,可是堆積起來真的是看見就頭疼,所以,必須要清潔,方法如下
1.分時間段打掃,比如:今天打掃臥室,明天打掃客廳,后天打掃餐廳等等
2.另外就是5分鐘以內可以解決的事情絕對不拖,比如:回個郵件,打個溝通電話,給孩子洗套衣服,給老公洗件T恤,掃個地,刷個狗盆...
感覺這么多待辦事宜再不一一解決我崩潰了,把它們適時清理,給自己一個輕松愉悅的環境,不說了,等下洗臉的時候順便收拾一下洗手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