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用小紅薯比較多,如果不是要用視頻制作功能,自己甚至沒有下載抖X的動力了。
作為最早入坑抖X,時不時的刷一下;到基本轉投小紅薯,不管這個習慣會不會持續,我相信背后一定有一些不可忽視的原因。淺談一下。
平臺本身沒有壁壘,有壁壘的是有質量的內容
自己從抖X轉投小紅薯,最根本的是抖X能提供的內容,小紅薯基本都能提供。
而小紅薯能提供的內容,很多抖X都不能提供。
比如明星的生活類VLOG,還有自己近期特別關注的家裝家居設計和品味相關的內容等。
只要有一個品類切中這個兩者內容無交集的空白地帶,用戶的轉移就會發生在轉瞬之間。
就像電商本身沒有壁壘,有壁壘的是電商上的商品和商家,甚至是運營能力。
商家越多,商家品類越多,品類性價比越高,通過電商平臺一定的交易規則和交易輔助設施能完成交易的可能性就越高。
可怕的是,小紅薯的內容端還在不斷的擴充,比如大V領域我近期都看到了貝克漢姆的兒子、齊達內、甚至網壇名將西西帕斯…
這樣下去,抖X很容易未來就做成一個直播帶貨平臺,而小紅薯是真正能沉淀優質內容的地方。
不對,有人要說,B站上才是有優質內容的地方,比如很多的電影、紀錄片等等,這個不是小紅薯沒有嗎。
但是我認為,小紅薯的內容更多是和個人的生活健康職業更相關的,而且移動端用戶瀏覽體驗更好,自然用戶瀏覽頻次就會高;B站的所謂高大上的內容就像平時看電影,定期欣賞一部可以,但是真不適合天天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