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大娘有三個兒子,老頭死的早,只有她帶三個兒子過日子。三個兒子都娶上了媳婦,可妯娌房頭哪能和好呢?不是今天吵就是明天鬧,田大娘被他吵的呀頭皮都發(fā)麻,一氣之下:“分家”。
分家時,她娘家侄兒就在一旁說嘍:“大姑呀,你不管跟哪個過,也要留點養(yǎng)老地啊”。田大娘說:“哎,我不要,三個兒子是我養(yǎng)的,媳婦是我花錢娶的,他們還能待我差嗎?”侄兒說:“你以后不要懊悔呀?”“不礙事。”
就這樣,田大娘把所有家當一分干凈。其實三個兒子沒有一個是好東西。等到田大娘年紀大嘍,媳婦們便都不拿她當回事嘍!
有一年年三十晚上,輪到大兒家,初一輪到老二家。大兒媳婦叫李秀珍,早早弄飯,弄大米干飯燒豬肉,豬肉下鍋打個滾,大米下鍋沒怎么熟就裝給老奶奶吃。老奶奶吃一口干飯,米粒是生的,豬肉咬不動,老奶奶就不吃了,拄著拐棍到了老二家。
第二兒媳姓王,王氏剛?cè)ケР荩此夏棠虂砭驼f:“老奶哪,你今天就上俺家來啦?你吃過么?”“沒——吃過哩!”“你吃過飯還來干什么的?明天才輪到俺家哩!嗯!”
老奶奶有心思上老三家,老三也不是好東西,三媳婦還講點意思,又怕一去小三媳婦就要遭連累受罪。不去吧,又奔哪去呢?轉(zhuǎn)到三媳婦家,他們一家早吃過了。小三呢,賭錢去了。
那三兒媳婦余三姐一看老婆婆來,趕緊把老婆婆拽住:“媽媽,你吃過了嗎?”“不能提了,我在你大嫂家吃飯,豬肉下鍋打個滾,大米下鍋沒熟,我也沒吃。到你二嫂家,你二嫂說輪不到他家,我這就……”說著說著就淌眼淚了。三兒媳婦一聽,趕緊裝碗干飯,裝碗豬肉給婆婆吃。田大娘吃口干飯,軟呼呼的;吃塊豬肉油漉漉地。剛剛吃兩口,兒子小三回家了,伸手把飯菜倒豬食缸去了,惡狠狠地罵:“養(yǎng)肥豬要賣幾十吊,養(yǎng)小狗能看門,養(yǎng)老牛能耕田,給你吃有什么用哎!”伸手幾巴掌把女人打倒在地,又把老媽媽連推帶搡地攆到門外頭。
老奶奶心想:我不如死去吧!外面正下著大雪,老奶奶高一腳低一腳的跑到水牛塘邊。心想:我要死了,三兒媳婦非找我不可,她到哪去找我呢?我把這毛窩子脫一只撂在塘邊上,留兒媳婦來找我。心一橫就跳到水牛塘里去了。
再說小三媳婦趴在地上哭了一陣子,爬起來到她大嫂家問道:“媽媽在你家嗎?”“我沒看見,吃過飯就走了!”到老二家也是這話,還說:“吃一碗干飯一碗豬肉,吃飽了又不知上哪家唱門頭詞(乞丐唱蓮花落)去哩!”三兒媳婦就挨門逐戶找,這家問到那家,都沒人看見。找啊找啊,一直找到水牛塘邊,看見塘邊有一只破毛窩子,這才知道媽媽跳水塘死了。三媳婦心里一急,也了跳下去。就這樣,余三姐也淹死了。
說來也怪,這一年三十晚上打起響雷哩!這雷打的呀,能震聾人的耳朵,而且是轉(zhuǎn)著打,一直打到田家莊。老大、老二、老三都正在賭錢呢,雷神到賭場把他弟兄三人都提溜出來,連同那兩個惡兒媳婦一起打死了。
回過頭來,雷神又到水牛塘把田大娘、三兒媳婦都拎上來,幾聲響雷又把婆媳倆都給震活哩。以后三兒媳婦就帶著老婆婆一起過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