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一出亮沙沙,照見河邊王小家。
王小交到十八歲,娶上媳婦李榮花。
李榮花過門三年整,房中生下讀書娃。
小元蘇交到八歲整,送到書館把書讀。
小元蘇南學(xué)把書念,家里頭還有爹奶對大(爸)媽。
李榮花進(jìn)前開言叫,喊聲:“元蘇他大大。
你大大今年八十歲,你媽媽今年也交七十八。
八十歲來七十八,耳朵聾來眼也花。
湖里生活不能做,不能趕集也不能看家。
今日天,要把你大媽來除害,姆原房三口過日子吧!”王小說:“生兒育女防備老,怎能這樣對待老人家?”榮花說:“今日天,
要不跟你大媽來除害,那我就三頭碰死不過了!
你拿起算盤算算賬,留你女人還是留你大和媽?
不如現(xiàn)在就動手,想個法子除掉他(她)!”
李榮花不顧好歹朝下講,嚇得王小只是抓頭沒辦法。
開口沒把旁人叫,賢妻你可聽根芽。
“賢妻賢妻不要死,讓我王小想辦法。”
王小萬般無可奈,不敢違拗李榮花。
唉!又怎能親手把大媽來除害?不如想法送走他老人家。
王小來到堂屋里,一把鐮刀手中拿。
這番不奔旁落去,趕奔南湖把柴割(讀方言“嘎”音)。小柴割有幾大抱,擰個繞子捆起它。
柴個放在肩膀頭,累累巴巴扛到家。
柴捆扛到家門口,放開小柴把葉子抹。
柴葉抹得干干凈,搭起架子去打笆。
王小正把笆來打,驚動他大對他媽。
老安人望見王小打柴笆,用手一指罵聲“小冤家,
湖田生活你做不了,你忙里偷工打甚笆?
呣家房屋都沒壞,哪口房子用著它?”
老安人罵罷方住口,驚動王小把呱嚓。
王小含淚開了口,喊聲大大叫聲媽:
“我打這柴笆有作用,明天早上用著它。
龍虎大山雙龍會,我這塊笆能拖大大能拖媽。
拖你二老去趕會,看過熱鬧再拖回家。”
王小本是說鬼話,可笑壞他大對他媽:
呣老倆口加起一百多歲,雙龍會什么樣子還沒見過它。幸虧養(yǎng)個孝順子,打塊笆又拖大大又拖媽。
拖呣老倆口去趕會,看過熱鬧再拖回家……”
老倆口越說越高興,張開老嘴笑掉了牙。
李榮花連夸丈夫會做事,免得親自下手去害他(她)。一夜安息我不表,到早晨東方發(fā)白燒早霞。
早飯后老夫妻倆不怠慢,慌慌忙忙上了笆。
柴笆上邊齊坐下,有王小摸起繩子往前拉。
拉著柴笆心難忍,腿腳慢慢向前跨。
眼看看王小一人拖不動,又出來忤逆兒媳婦幫著拉。
小夫妻拚死拚活拚命拉,一氣拖到龍虎大山下。
山洼里邊停了步,擱下他大對他媽。
李榮花進(jìn)前開了口,親熱熱喊大又叫媽:
“老人家您在笆上等一等,我到莊上要碗茶。
喝過茶就去看熱鬧,看過熱鬧再把二老拖回家……”
李榮花望著王小擠擠眼,有王小兩眼不住淚沙沙。
王小只好回頭走,后邊緊跟李榮花。
夫妻二人邁大步,沒多一會就跑到家。
李榮花,笑哈哈,喊聲元蘇他大大:
“今日天要不是我生巧計,兩個老鬼還死在家。
今天丈夫你做得對,打塊笆拖去你大和你媽。
拖到龍虎大山下,狼豺虎豹吃掉他(她)!”
李榮花,笑哈哈,勒起圍裙廚房下。
將身來到廚房里,就把刷把手中拿。
大鍋刷刷做干飯,小鍋刷刷弄魚蝦。
將身來到堂屋里,喊聲元蘇他大大。
高叫:“丈夫你上席坐,對陪的是你賢妻一枝花。”
王小低頭無言語,心里還想著大和媽。
且不表夫妻二人來吃酒,小元蘇放學(xué)轉(zhuǎn)回家。
來到屋里望一眼,看見大大看見媽。
大媽二人來吃酒,缺少爹奶老人家。
開口沒把旁人叫,喊聲大大叫聲媽:
“你二人只顧來吃酒,為什么缺少爹奶老人家?
爹奶他們到哪去?說給兒子好把爹奶找回家。”
元蘇問罷方住口,驚動他媽李榮花。
低下頭來心中想,要想個點子哄哄他。
開口沒把旁人叫,喊聲元蘇小冤家:
“你爹爹長街去趕會,你奶奶拾當(dāng)拾當(dāng)要去走娘家。
他老公倆個都外出,家中只剩你大對你媽。
小乖乖元蘇快坐下,一家三口吃酒吧!”
李榮花說罷方住口,小元蘇一聽這話不對茬。
奶奶年老腳又小,她怎能幾十里路自己去走娘家?
依我看,媽媽說話不合理,我不如門旁去調(diào)查。
小元蘇來到大門外,看見西邊王大媽:
“大媽呀,您在家中沒上哪去,可看見我爹奶老人家?”
元蘇問罷方住口,驚動門西王大媽。
開口沒把旁人叫,喊聲:“元蘇大小伙(讀“化”音)。
你爹奶一早還在家,都怪你大對你媽。
忙里偷工打塊笆,把你爹奶拖到龍虎大山下。
小乖乖,你早去一步能看見,遲去一步就看不見他(她)。
你遲去一步不打緊,狼豺虎豹會吃掉他(她)。”
小元蘇聽了大媽一席話,急忙邁步轉(zhuǎn)回家。
將身來到廚房里,順手就把鍋蓋抓。
左手拿三塊包糖餅,右手又拎一壺茶。
這番不奔旁落去,趕奔龍虎大山下。
小元蘇,淚滔滔,撲向人行路一條。
邁開小腿不怠慢,大山不遠(yuǎn)擋住了。
山東又有山羊喊,山西麋鹿縱多高;
南山頭聽見老虎哮,北山頭又聽見野狼嚎。
山前山后找了三遭半,才望見爹爹奶奶了。
一路奔跑不怠慢,喊聲爹奶老年高。
高叫:“爹奶你沒怕,大孫現(xiàn)在找來了。
爹爹餓了吃糖餅,奶奶渴了我把茶倒。
吃糖餅,喝香茶,大孫拖你轉(zhuǎn)回家!”
元蘇說罷方住口,哭壞爹奶老人家。
開口沒把旁人叫,喊聲:“元蘇大小伙。
你在南學(xué)把書念,小乖乖,哪個叫你來山下?
恨人不恨旁一個,都恨你大對你媽。
他把我倆拖到龍虎大山下,你大媽即刻轉(zhuǎn)回家。
這天多虧大孫來找到,不然怎能轉(zhuǎn)回家?”
小元蘇叫爹奶笆上來坐好,摸過繩頭拚命拉。
八歲小孩拖不動,山神土地幫著拉。
沒一會兒拖到家,叫聲爹奶快下笆!
西間房安排爹奶來休息,小元蘇又去收起那塊笆。
這塊笆拐角被拖壞,小元蘇蹲在屋山頭修補它。
正是元蘇來補笆,再說他媽李榮花。
用手一指將言罵,罵聲元蘇小冤家。
放學(xué)回家不吃飯,不知沖到哪去玩耍。
想到這里將身起,夫妻倆出去找找他。
夫妻二人向前走,大門不遠(yuǎn)將人卡。
李榮花一閃二目留神望,望見元蘇在擺弄笆。
用手一指開言罵,罵聲:“元蘇小冤家。
中午你充軍不吃飯,晚上你在山頭弄什么笆?”
李榮花罵罷方住口,驚動元蘇把話答。
開口沒把旁人叫,喊聲大大叫聲媽:
“我弄這柴笆有作用,五十年過后用著它。”
“大大年交八十歲,媽媽年交七十八。
八十歲來七十八,耳朵也聾眼也花。
你耳聾聽不見人講話,眼花認(rèn)不得你我他。
湖田里生活你不能做,不能哄孩子不能看家。
要你老人沒有用,也請坐上這塊笆。
你拖我爹奶四十里,后首我拖你八十八。
你拖我爹奶南山喂老虎,后首我拖你到東海喂魚蝦。”
王小夫妻聽了元蘇講的話,只嚇得雙雙都跌仰巴叉。
想不到元蘇小娃娃,還能替爹奶去報疤!
正所謂善惡循環(huán)有因果,子孫后代見根芽。
這就是王小拖笆一小段,眾明公聽后對照自己查一查!
注:本歌謠在民間用于工鼓鑼說唱,在泗陽運北片的穿城鎮(zhèn)、三莊鎮(zhèn)、王集鎮(zhèn)一帶流傳較廣。經(jīng)過基層做群眾文化工作的同志整理后,收錄于《中國民間文學(xué)集成·泗陽縣資料本》。2008年12月,“王小拖笆”被泗陽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縣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名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