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自己的局里,是找不到出路的。在我們自己看第四章時,我們可能會有很多看不明白。跟著永澄老師共讀,跳出第四章,我們更能看懂第四章,能更好地面對自己的困境,成功破局。
一、三點收獲
1.系統思考
我經常會感覺自己反反復復被一些同樣的問題所困擾,好不容易解決了,可沒過多久又歷史重演。有時候很苦惱,會焦慮,也會浮躁,甚至有時候覺得是不是自己太笨了,會怨自己怎么就不能沒心沒肺地安心過好自己的生活。
聽完這一節,我才在自己的腦子里真正明白系統的概念。很多時候,我一直身處自己的系統,沒能跳出來看。而自己今年為什么感覺跟以前的自己開始變得不一樣,原來在有些方面,我不知不覺跳到了系統之外,完成了自己的小小的破局。
比如,對于讀書,曾經困擾的很多無解問題的答案開始浮現,變得清晰簡單,讀書的方式也變得更加自如,不再只是低級勤奮者,自己已經有了全新的概念來看待讀書這件事。
培養系統思考的能力,是構建自己深刻洞察力的一個重要方式。很多時候我們只能看到事件本身,在what層面做出反應;少部分人能夠總結出事件的規模、模式(how),從而預見未來;而只有極少數人能夠探求到系統運作背后的結構——理解了系統運作的Why,就有可能設計整個系統。
以前我只看到讀書這件事本身,只是在what層面,不斷地讀,現在慢慢開始會問自己how和Why,怎么讀?為什么讀?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僅僅是換個思維,問自己幾個問題就能幫助自己跳出來。
“破局”的能力,也就是系統思考的能力。高手之所以是高手,正是因為他們思考比我們深、見識比我們廣,他們看到了更大的系統。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不是高手,也正是因為我們的格局之小、眼界之小和系統之小。學會系統思考,關鍵在于嘗試去應用這種思考方式,不是改變狀態,而是去改變系統,改變元素之間的關系。
2.勤奮
對于勤奮有了全新的理解。勤奮也是有境界的:低水平勤奮靠努力,中等水平靠方法論,高水平勤奮靠選擇目標。對于低水平勤奮并不模式,在《好好學習》中就已經接觸過,而且之后就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不做一個低水平勤奮者。對于目前正在學習各個方法論的自己,看了《躍遷》這一章,對自己所處的勤奮境界有了更清楚的認識,明白自己在學習過程中一定要避免上層沒有清晰的問題和底層缺少執行力和精力管理,否則就像是金庸小說里的王語嫣。希望自己不要成為王語嫣,我們就要向上躍遷一層——勤奮的第三重境界:更少目標,戰略勤奮。對于我們來說,有時候不缺方法論,缺的是誰有更少的目標。我們的目標太多,戰術上看似努力,卻忽視了戰略的勤奮。
3.控制點
有時候,我們的目標真的訂的太隨意,從未想過該如何去實現。控制點的改變是我第一次聽到,也給了自己很大的觸動。如果我們能把握大部分控制點,這件事情就基本上可控了。我打算接下來的一年時間讀100本專業書籍,心中其實并不確定是否能夠完成。看完這一章,我馬上嘗試著給自己布控制點。
我要讀100本專業書籍的目標是什么?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每本書需要多少時間和精力?有哪些方式能夠騰出這么多時間和精力?我還能做點兒什么,讓自己的努力可以放大,產生價值?為了達到我的專業目標,我需要增加其他方式來更好達成嗎?
當我心里解答了這些問題,有了幾個控制點后,下定決心安心做好每一件事,讓事情在控制范圍內。這比我一開始盲目決定100天讀100本書的目標,執行起來要更有信心了,關鍵是簡單并且易控制了 。
二、用書中方法解決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
確定問題:
專業技能不夠精深
要因分析:
1.對工作的態度消極,認為不是自己喜歡的工作,就提不起勁;
2.逃避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難。
確認方案:
1.調整工作態度,在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實踐自己所學的方法論,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2.主動提升專業技能。可以向高手請教,身邊其實高手不少,只是自己沒有積極去尋找。可以閱讀專業書籍,邊學理論邊實踐,在實踐中反思,再從書中尋找答案。書中說過,你今天遇到的問題,早就有人經歷過,并且找到了 更好的方式。你所要做的,只是學習。